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c(H+)=1×10﹣7mol/L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考点:

溶液pH的定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

当c(H+)>c(OH),溶液就呈酸性;

当c(H+)=c(OH),溶液就呈中性;

当溶液中c(H+)<c(OH),溶液就呈碱性;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A.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所以,c(H+)<1×10﹣7mol/L,溶液呈酸性; c(H+)=1×10﹣7mol/L,溶液呈中性;c(H+)>1×10﹣7mol/L,溶液呈碱性.Kw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越高Kw越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当c(H+)=1×10﹣6mol/L时溶液呈中性,当c(H+)=1×10﹣7mol/L时溶液呈碱性,该选项中c(H+)=1×10﹣7mol/L的溶液,也可能显碱性,故A错误;

B.溶液中当C(H+)=C(OH)时,溶液一定呈中性,pH=﹣lg〔H+〕,pOH=﹣lg〔OH),pH=pOH,故B正确;

C.pH=14﹣pOH,pH+pOH=14,根据 pH=﹣lg〔H+〕,pOH=﹣lg〔OH),可知:c(H+)×c(OH)=1×10﹣14,当c(H+)=1×10﹣6mol/L,c(OH)=1×10﹣8mol/L,符合条件,但c(H+)>c(OH),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乙酸钠是弱酸强碱盐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注意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注意酸碱电解质的强弱以及盐类水解的酸碱性是关键,题目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四种混和溶液,分别由0.1mol/L CH3COONa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四种溶液混和而成:①HCl,②NaOH,③NaCl,④NaHCO3.关于混和后的溶液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

pH:②>③>④>①

B.

c(CH3COO):②>④>③>①

 

C.

c(H+):①>③>②>④

D.

c(CH3COOH):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44.8

B.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89%

C.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D.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

 

B.

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C.

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

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

 

A.

a>b

B.

a=10﹣4 b

C.

b=10﹣4 a

D.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的pH=4

 

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

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足量的溴水,过滤;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一丁二烯的一类二烯烃能与具有双键的化合物进行1,4加成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这类反应称为双烯合成,例如:

在下列横线上写出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简式,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3)在(1)和(2)中分别产生副产物其反应类型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1)中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含有环己烯结构单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