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用铂电极电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则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1B.0.8 mol•L-1C.1.0 mol•L-1D.1.5 mol•L-1

分析 用Pt电极电解1L含CuSO4和KNO3混合溶液,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阳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依据两极生成气体物质的量结合电解过程中电子守恒计算便可求解.

解答 解:用Pt电极电解1L含CuSO4和KNO3混合溶液,在两极均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frac{11.2L}{22.4L/mol}$=0.5mol,
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阳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4OH--4e-=2H2O+O2↑,生成0.5molO2,需电子为4×0.5mol=2mol;
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生成0.5molH2,需0.5mol×2=1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铜离子得到电子1mol,反应的铜离子物质的量0.5mol,所以Cu2+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0.5mol}{0.5L}$=1.0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极原理的计算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电子守恒的计算应用和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明确电极的放电顺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常见的非金属黄色晶体单质硫与常见金属单质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B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E,D既能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强碱和另一产物H.H的组成元素与F相同,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与过氧化钠相似,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3+6H2O=2Al(OH)3↓+3H2S↑.
(2)D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ClO3-=SO42-+2ClO2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2S+O2+2H2O=4NaOH+2Na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B.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C.化学名称是二氧化硫D.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Al2O3→Al(OH)3B.Al→Na[Al (OH)4]C.Fe→FeCl2D.Na→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现有部分元素的存在、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所示:
A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
B最高正价为+7价的短周期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短周期元素
D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
E其氢化物在同主族元素氢化物中熔沸点最高
F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外)最大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上述条件可以确定的元素的元素符号:C、Cl、Fe、Na.
(2)若E的气态氢化物能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E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已知由至少满足表中一项条件的元素所组成的高中常见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含有同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反应条件略).
若X为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则X为C(填化学式),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用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反应结束后,试管B内的液体分成两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层(填写“上”或“下”).若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⑤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⑥离子化合物可能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A.①②③B.②④⑤C.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下列室温下的溶液的一些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pH=4FeCl3溶液;②pH=10Na2CO3溶液;③pH=2HCl溶液;④pH=3CH3COOH溶液;⑤pH=11NaOH溶液;⑥pH=3NH4Cl溶液.
A.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的电离程度
C.⑤、⑥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是c(Cl-)>c(NH4+)>c(OH-)>c(H+
D.②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苯环
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