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下列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如C-H、C-C、C═C、C-O、C═O、O-H等.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断裂的键和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加成反应乙酸酯化乙醇酯化乙醇的催化氧化
AC=CC-OO-HC-H、O-H
BC=CC-OO-HC-O
CC-CC=OC-OC-H
DC=CC-OC-OC-C
A.AB.BC.CD.D

分析 加成反应中双键变为单键,乙酸酯化反应中C-O键断裂脱-OH,乙醇酯化O-H键断裂,乙醇催化氧化时-OH转化为-CHO,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加成反应是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故C错误;
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碳氧键断裂,故C错误;
乙醇酯化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即氢氧键断裂,故C、D错误;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机理是醇脱去羟基上的氢以及与羟基所连的碳上的氢,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等,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化学键的断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如图是各物质的反应关系图:已知A和E(S单质)都是淡黄色粉末,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常被不法商人用来漂白食品等.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2O2
(2)写出图中编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③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钾溶于水:2K+2H2O═2K++OH-+H2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H++OH-═H2O
C.FeCl3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
D.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W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单质的熔点:W>Z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如图是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被略去.A和B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I和K的组成元素相同,I在常温下是无色有毒气体,J是黑色粉末,G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

(1)A的化学式是H2O2
(2)B的电子式是
(3)若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则F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若D是无色气体,且常温下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则J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氧氧化铁溶胶、含塑化剂的白酒、含有细菌的矿泉水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D.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②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3molBr2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瓷碗破碎D.雪糕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O  CaCl2 Na2O2 OH- CH3- NaOH
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