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无水Al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Fe2O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frac{\underline{\;800℃\;}}{\;}$2Fe+3CO.
(2)氯化炉中生成AlCl3的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l;生成1mol AlCl3理论上至少需消耗18g焦炭.
(3)氯化铝在加热时易升华,气态氯化铝的分子式为Al2Cl6,由此判断AlCl3是共价(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需加入Al,其作用是除去FeCl3
(4)AlCl3产品中Fe元素含量直接影响其品质,为测定产品中Fe元素的含量,现称取14.0g无水AlCl3样品,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物,经洗涤、灼烧、冷却、称重,残留固体质量为0.32g.则产品中Fe元素的含量为1.6%.

分析 由工艺流程图可知,铝土矿与焦炭在焙烧炉中反应后物质为Al2O3、Fe及CO,应是Fe2O3与C反应生成Fe与CO,在氯化炉的产物中含有FeCl3、A1C13、CO,应是Al2O3与C反应生成Al与CO,Al、Fe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和FeCl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升华制备无水AlCl3,加入少量Al目的是除去FeCl3
(1)在焙烧炉中Fe2O3与C反应生成Fe与CO;
(2)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氯化炉中生成氯化铝的总反应方程式为:A12O3+3C12+3C$\frac{\underline{\;高温\;}}{\;}$2A1C13+3CO,根据方程式计算消耗焦炭的质量;
(3)氯化铝在加热时易升华,沸点低,属于分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升华制备无水AlCl3,应除FeCl3去;
(4)制备无水AlCl3含有杂质FeCl3,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铁,最终残留固体质量为0.32g为Fe2O3,根据铁原子守恒计算Fe元素质量,进而计算产品中Fe元素的含量.

解答 解:由工艺流程图可知,铝土矿与焦炭在焙烧炉中反应后物质为Al2O3、Fe及CO,应是Fe2O3与C反应生成Fe与CO,在氯化炉的产物中含有FeCl3、A1C13、CO,应是Al2O3与C反应生成Al与CO,Al、Fe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和FeCl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升华制备无水AlCl3,加入少量Al目的是除去FeCl3
(1)在焙烧炉中Fe2O3与C反应生成Fe与CO,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frac{\underline{\;800℃\;}}{\;}$2Fe+3CO,故答案为:Fe2O3+3C$\frac{\underline{\;800℃\;}}{\;}$2Fe+3CO;
(2)氯化炉中生成氯化铝的总反应方程式为:A12O3+3C12+3C$\frac{\underline{\;高温\;}}{\;}$2A1C13+3CO,Fe被氯气氧化为FeCl3,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 AlCl3理论上需碳为1mol×$\frac{3}{2}$=1.5mol,故需要碳的质量至少为1.5mol×12g/mol=18g,
故答案为:Cl;18;
(3)氯化铝在加热时易升华,沸点低,属于分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升华制备无水AlCl3,所以加入少量Al目的是除去FeCl3
故答案为:共价;除去FeCl3
(4)制备无水AlCl3含有杂质FeCl3,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铁,最终残留固体质量为0.32g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frac{0.32g}{160g/mol}$=0.002mol,故Fe元素质量为0.004mol×56g/mol=0.224g,则产品中Fe元素的含量为$\frac{0.224g}{14g}$×100%=1.6%,
故答案为:1.6%.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制备方案、工艺流程原理的理解、物质含量的测定等,把握分离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2)Na2O2是淡黄色的固体,Na2O2的重要用途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在做完实验后,多余的氯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新制的氯水滴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现象,原因是氯水中有Cl-
(5)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长时期露至在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失效的原因: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X、Y和Z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和Z均由元素R组成,Y由两个原子组成,R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Y和Z互为同位素
B.X和Y能化合成两种化合物
C.X和Y化合的产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D.X离子比R的离子半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  )
A.18B.32C.14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即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Ⅰ、Ⅱ装置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Ⅱ装置可以收集H2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NO2或NO气体,其理由是O2、NO2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乙同学认为:利用Ⅱ装置作简单改进(但不改变瓶口朝向),
也可以收集O2、NO等气体,但不能收集NO2气体,其改进的方法
是将Ⅱ装置加满水.
(3)丙同学想利用上述装置比较H2SO4、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不必再选用其它酸性溶液,且通过一次实验就可以达到目的).实验时,K1关闭、K2打开.锥形瓶内装Na2CO3固体,装置C(试管)中所盛的试剂是Na2SiO3溶液;实验确认H2SO4、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出现的现象是装置Ⅰ中产生气泡、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
(4)丁同学想证明氧化性:Ca(ClO)2>Cl2>Br2,实验时,K1关闭、K2打开,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Ca(ClO)2,C中加NaBr溶液溶液,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或黄色或橙红色;但是此装置在完成这个实验时尚存不足,其不足是氯气易逸出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5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使试管受热均匀,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2)观察到溶液分层消失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核磁共振氢谱或红外光谱.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生成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盛有水的试管,再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四氯化碳褪色)(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①CaCO3(s)═CaO+CO2(g);△H=+177.7kJ/mol
②C(g)+H2O(g)═CO(g)+H2(g);△H=-131.3kJ/mol
③$\frac{1}{2}$H2SO4(l)+NaOH(l)═$\frac{1}{2}$Na2SO4(l)+H2O(l);△H=-57.3kJ/mol
④C3H8(g)+5O2(g)═3CO2(g)+4H2O(1);△H=-2220.0kJ/mol
⑤2H2(g)+O2(g)═2H2O(l);△H=-517.6kJ/mol
(1)已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所给出的焓变绝对值没有错误,试从状态、反应放热或吸热等方面判断:在①~⑤中,不正确的有①②③(填写编号),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①氧化钙状态未标注,②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③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均为稀溶液,应标注为aq.
(2)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7177.6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2:3.
(3)已知:H2O(1)=H2O(g);△H=+44.0kJ/mol,则标况下11.2L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放出1022kJ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乙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碳碳双键;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甲$→_{①}^{一定条件}$$\stackrel{②}{→}$X$→_{③△}^{NaOH乙醇溶液}$乙
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保护碳碳双键;指出①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欲检验乙中的含氧官能团,下列试剂可选用的是D.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的CCl4溶液       D.银氨溶液
(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丙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上产生4个吸收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其质量比为1:16
D.28g CO与22.4L CO2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