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与K+、NO3-、OH-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ClO-+H2O?HClO+OH-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

分析 A.碱性溶液中离子间无反应,可以共存;
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
C.酸性条件下,Fe2+、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加入浓盐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根据氯气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计算.

解答 解:A.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K+、NO3-、OH-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
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lO-+H2O?HClO+OH-,故B正确;
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 2++ClO-+H2O=Fe 3++Fe(OH)3↓+Cl-,故C错误;
D.加入浓盐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根据方程式知,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3个,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涉及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根据方程式计算等知识点,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条件、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以绿矾(FeSO4•7H2O)为铁源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NH2 CH2COO)2 Fe〕.有关物质性质:
 甘氨酸(NH2CH2COOH) 柠檬酸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两性化合物 易溶于水和乙醇,有强酸性和还原性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实验过程:
I.制备FeCO3:将0.10mol绿矾溶于水中,加入少量铁粉,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1mol•L-1NH4HCO3溶液200mL.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沉淀.
II.制备(NH2 CH2 COO) 2Fe: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利用A中反应将C中空气排净,再将上述沉淀和含0.20mol甘氨酸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C中,滴入柠檬酸并加热.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蒸发浓缩,加入乙醇,过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中:铁粉的作用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
(2)实验II中:
①装置B中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
②当C中空气排净后,应停止滴加盐酸,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
③装置D中Ca(OH)2的作用是判断装置中控器是否排尽.
④柠檬酸可调节pH,体系pH与产率的关系如表:
 实验 1 2 3 4 5 6 7 8
 体系pH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产率/% 65.74 74.96 78.78 83.13 85.57 72.98 62.31 5686.
pH过低使产率下降的原因是H+会与NH2CH2COOH反应;柠檬酸的作用还有bc(填序号).
a.作反应终点指示剂 b.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c.促进FeCO3溶解 d.作催化剂
⑤乙醇的作用是降低甘氨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产率和纯度.
⑥若产品的质量为m g,则产率为$\frac{m}{20.4}$×100%.
(3)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产品中二价铁含量(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溶于水中,加入适量H2SO4酸化,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的体积,重复实验2-3次.
(已知产品中存在少量三价铁,且仅二价铁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NaC1O或H2 O2定量快速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回答:
(1)不能用石英坩埚加热熔融碳酸钠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a2CO3+SiO2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Ba2+=BaCO3↓+CO2↑.
(3)完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2Al2O3$\frac{\underline{\;高温\;}}{\;}$4CuAl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到H、O、Cl、N四种元素形成的六种微粒,N2、H2O、ClO-、H+、NH4+、Cl-,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化学用语不能表达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c(填序号).
a.电子层       b.电子亚层         c.所有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d.自旋状态
(2)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处于同周期,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事实是abd.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
c.两两形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d.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3)由这四种元素中任意3种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有NH4Cl或NH4NO3(填化学式,写出一个即可),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写出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3ClO-+2NH4+=N2↑+2H++3Cl-+H2O,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2应该在负极(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5)已知亚硝酸(HNO2)的酸性与醋酸相当,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则:
①酸性条件下,当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NO(填化学式).
②要得到稳定HNO2溶液,可以往冷冻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是bc(填序号).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环境中使用
B.船体镀锌或镀锡均可保护船体,镀层破损后将立即失去保护作用
C.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
D.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结晶玫瑰和高分子树脂P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A的分子式为C7H8
②RCHO+CHCl3$\stackrel{一定条件}{→}$
③R1-CHO+R2-CH2-CHO$→_{△}^{OH-}$(R、R1、R2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苯甲醇,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碳碳双键;
(2)①D→I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②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I生成结晶玫瑰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在上述流程中“E→F”及“G→H”在P的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氧化.②高分子P的结构简式为
(5)已知I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J(C8H8O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c.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可消耗3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惨痛的天津爆炸触目惊心,火灾之后依然火势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是易燃物中含有电石.工业上常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为CaS等)与水反应生产乙炔气.
(1)工业上合成CaC2主要采用氧热法.
已知:CaO(s)+3C(s)=CaC2(s)+CO(g)△H=+464.1kJ•mol-1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CO,为维持热平衡,每生产l molCaC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4mol.
(2)已知2000℃时,合成碳化钙的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如下反应
CaO(s)+C(s)=Ca(g)+CO(g)           K1 △H1=a KJ•mol-1
Ca(g)+2C(s)=CaC2(s)                 K2 △H2=b KJ•mol-1
2CaO(s)+CaC2(s)=3Ca(g)+2CO(g)     K3 △H3=c KJ•mol-1
则K1=$\sqrt{{K}_{2}{K}_{3}}$ (用含K2、K3的代数式表示);c=2a-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利用电石产生乙炔气的过程中产生的H2S气体制取H2,既廉价又环保.

①利用硫化氢的热不稳定性制取氢气[2H2S(g)?S2(g)+2H2(g)].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H2S起始物质的量为2mol,达到平衡后H2S的转化率α随温度和压强变化如图l所示.据图计算T1℃、P1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33.3%.由图知压强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相同温度下,压强增大,H2S分解反应逆向进行,所以P1小于P2
②电化学法制取氢气的原理如图2,请写出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S+S2O82-=S↓+2SO42-+2H+,惰性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SO42--2e-=S2O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有资料介绍Fe3+在水溶液中通常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Fe(H2O)6]3+几乎无色.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实验室Fe(NO33和FeCl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产生了疑问,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①[Fe(H2O)6]3++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1~6);
②[FeCl4(H2O)2]-为黄色.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如图1:

(1)你认为Fe(NO3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Fe(H2O)6]3+水解产生了[Fe(H2O)6-n(OH)n]3-n
(2)你认为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含有[FeCl4(H2O)2]-微粒,理由:试管②、④中加入等量的HNO3后,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仍呈黄色.
【实验Ⅱ】
已知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用色度计分别测定0.5mol•L-1 Fe(NO33和FeCl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如图2所示.
(3)随着温度升高,Fe(NO33溶液透光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平衡[Fe(H2O)6]3++nH2O?[Fe(H2O)6-n(OH)n]3-n+nH3O+正向移动,[Fe(H2O)6-n(OH)n]3-n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加深.
(4)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幅度明显大于Fe(NO33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H2O)6]3++4Cl-?[FeCl4(H2O)2]-+4H2O,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Ⅲ】
该实验小组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验证(4)中结论.
(5)取试管②中无色溶液,滴加几滴B(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试剂,填写字母序号),通过现象能证明(4)中结论正确.
A.Fe(NO33溶液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锆(40Zr)是现代工业的重要金属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抗蚀性能超过钛.以锆英石(主要成分是ZrSiO4,还含有少量Al2O3、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锆及其化合物的流程如图所示:

(1)ZrSiO4中锆元素的价态是+4;上述流程中,高温气化存在多个反应,若不考虑反应中的损失,则分馏后得到的SiCl4质量通常比由纯ZrSiO4发生的反应得到的SiCl4质量大,原因是因为杂质中的SiO2也通过反应产生了SiCl4.SiCl4的电子式为
(2)高温气化后的固体残渣除C外,还有Al2O3和FeCl3,加水浸取得氯化铁溶液,过滤,从滤渣中分离出C和A12O3两种固体的方法是加碱浸取过滤得到C,再向滤液中通入足量CO2,过滤后将固体加热得到氧化铝.(或加酸浸取过滤得到C,再向滤液中加氨水,过滤后将固体加热得到氧化铝.).
(3)写出上述流程中ZrCl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rCl4+9H2O═ZrOCl2•8H2O+2HCl.
(4)锆还是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包裹材料,锆合金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锆可以制造耐高温纳米陶瓷.下列关于锆、二氧化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锆合金比纯锆的熔点高,硬度小
b.二氧化锆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将一束光线通过纳米级二氧化锆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可采用氦作反应堆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的冷却剂
(5)工业上电解K2ZrF6与KCl等组成的熔体也可制取金属锆.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K2ZrF6+4KCl$\frac{\underline{\;电解\;}}{\;}$Zr+6KF+2Cl2↑.
(6)某燃料电池是以C2H4作为燃料气,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则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C2H4+6O2--12e-═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