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表:
实验编号HA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0.1pH=9
c0.2pH=7
0.20.1pH<7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混合溶液pH=9的原因是A-+H2O?HA+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2)第②组情况表明,c>0.2(选填“>”、“<”或“=”),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 与c(Na+) 的大小关系是c(A-)=c(Na+).
(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此时HA的电离程度>NaA的水解程度(选填“>”、“<”或“=”),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c(Na+)>c(H+)>c(OH-).
(4)将一定浓度的NaA溶液稀释100倍时,其pH变化如图 A、B、C曲线中的B(填字母)曲线.
(5)由上述所涉及的溶质组成以下四组等体积溶液:
甲:0.1mol/LNaA
乙:0.1mol/LNaA和0.1mol/LHA
丙:0.1mol/LHA
丁:0.1mol/LNaA和0.1mol/LNaOH
则A-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丁>甲>丙(填序号).

分析 (1)①中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生成正盐,pH=9,则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根据常温下水的离子积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c(OH-);(2)若酸为强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pH=7;而HA为弱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为保证pH=7,应使酸浓度大于0.2mol/L;b中溶液pH=7,说明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3)第③组混合溶液中溶质为HA、NaA,该溶液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溶液中c(A-)>c(Na+);
(4)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稀释100倍,pH变化小于2个单位;
(5)盐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A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强碱弱酸盐易水解,但较微弱.

解答 解:(1)①中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生成正盐,pH=9,则生成强碱弱酸盐,说明HA为弱酸,A-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其水解方程式为:A-+H2O?HA+OH-;由a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为NaA溶液,溶液pH=9,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所以水电离的溶液中的c(OH-)=10-5mol/L,
故答案为:A-+H2O?HA+OH-;10-5
(2)若该酸为强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pH=7,而HA为弱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为保证pH=7,应使酸浓度应该大于0.2mol/L;
溶液的pH=7,溶液中c(H+)=c(OH-),由电荷守恒c(Na+)+c(H+)=c(A-)+c(OH-)可知:c(A-)=c(Na+),
故答案为:>;=;
(3)第③组混合溶液中溶质为HA、NaA,HA电离出氢离子,NaA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该溶液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溶液中c(A-)>c(Na+),由于水解和电离的程度较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A-)>c(Na+)>c(H+)>c(OH-);
故答案为:>;c(A-)>c(Na+)>c(H+)>c(OH-);
(4)NaA水解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稀释100倍,pH变化小于2个单位,B曲线符合;
故答案为:B;
(5)NaA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A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NaA易水解,但较微弱,所以等浓度的NaA和HA中A-浓度盐中大于酸,所以A-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丁>甲>丙,
故答案为:乙>丁>甲>丙.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判断方法,根据①确定酸的强弱,再结合电荷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2.0g.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ED;
A.用5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AC;
偏小的有BDEFH;
无影响的有G.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次氯酸、氢硫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CH3COOH:Ka=1.8×10-5        
H2CO3:Ka1=4.3×10-7 
Ka2=5.6×10-11
HClO:Ka=3.0×10-8             
H2S:Ka1=9.1×10-8 Ka2=1.1×10-12
H2SO3:Ka1=1.5×10-2 Ka2=1.0×10-7
(1)写出碳酸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frac{c({H}^{+})•c(C{{O}_{3}}^{2-})}{c(HC{{O}_{3}}^{-})}$.
(2)在25℃时,相同物质量浓度的上述四种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H2SO3(填“醋酸”、“碳酸”、“次氯酸”、“氢硫酸”或“亚硫酸”,下同);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HClO.
(3)在25℃时,饱和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1mol•L-1,用广泛pH试纸测定其pH值的操作方法是: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上,对比标准比色卡,观察颜色的变化,读取pH值;若此时测得溶液的pH=4,则此时氢硫酸的电离度=0.1%;加水稀释饱和氢硫酸溶液,下列数值增大的是BDE.
A.c(HS-)             B.c(OH-)          C.c(H+)•c(OH-
D.n(H+)•n(OH-)        E.$\frac{c(H{S}^{-})}{c({H}_{2}S)}$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
A.少量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CO2+H2O+ClO-═HCO${\;}_{3}^{-}$+HClO
B.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过量SO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2SO2+H2O+CO32-═2HSO3-+CO2
D.过量CH3COOH加入碳酸钠溶液中:CH3COOH+CO32-═CH3CO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O2(g)+C(s)=2CO(g)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以石墨作阴极,铁棒作阳极
C.常温下,0.1mol•L-1 CH3COOH溶液pH=1
D.常温下,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c(Ag+)减小,Ksp(AgCl) 减小和溶液的pH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均降低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O32-)+2c(OH-)=2c(H+)+c(HCO3-)+3c(H2CO3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已知酸性:C6H5OH<H2CO3)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c、a
④1L 0.1mol/L 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
⑤pH=4.75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⑦把0.1mol/L的NaHCO3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Ba2+)>c(Na+)>c(H+
⑧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
A.①②③⑤B.③⑤⑥⑦C.①③④⑥D.②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表明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有助燃性性质.
④若A装置产生的CO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Na2O2和CO2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滴加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
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或
氯化钡等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
Na2CO3+BaCl2=BaCO3↓+2NaCl等
(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可以用于面粉发酵B.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C.BaCO3在医学上用作钡餐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Cu2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血红色.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不合理.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frac{9(b-a)}{a}×100%$.
(5)欲利用红色粉末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物质Cu(OH)2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6.07.51.4
沉淀完全pH[来:1314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硝酸
D.NaOH
E.氨水
F.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①试剂I为B,试剂II为F(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S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


①写出左边集气瓶的作用混合SO2和N2
②石灰乳的作用是:SO2+Ca(OH)2=CaS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MnO2和H2SO3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MnO2+H2SO3=Mn2++SO42-+H2O.
④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ac(选择选项填空).
a.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b.快速通入混合气体c.控制适当的温度 d.高温加热
(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①边搅拌边加入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
②过滤,水洗2~3次;
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干净.检验水洗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少量于试管,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水洗合格.
④用少量C2H5OH洗涤,其目的是乙醇容易挥发,便于低温干燥,防止MnCO3受潮被氧化,受热分解;
⑤低于100℃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