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能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P和R的生成速率相等D.容器内P、Q、R、S共存

分析 可逆反应P(气)+Q(气)?R(气)+S(气)达到了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注意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压强始终不变.

解答 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反应前后都是气体,质量不变,若容器体积不变则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
C、P为反应物、R为生成物,P和R的生成速率相等,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
D、任何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会共存,所以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①v(正) =v(逆),②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在解题时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标志,并明确气体的颜色、密度、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与根本标志的关系,才能全面分析、正确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无水硫酸亚铁是一种白色粉末,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常见其七水化合物晶体,俗称绿矾(FeSO4•7H2O),主要用于净水、照相制版及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等.某课外小组为了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可以测定Fe2+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MnO4-+H+ 
①${MnO}_{4}^{-}+{H}^{+}$→Fe3++Mn2+ (未配平)
【实验步骤】
称取0.790gKMnO4晶体,配成500.00mL水溶液;(已知Mr(KMnO4)=158)
②取除去糖衣(不与强氧化剂反应)后的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1.500g),研细后加稀硫酸溶解,配成100.00mL水溶液;
③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补血剂”溶液20.00mL于某容器中;
④盛装标准KMnO4溶液,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KMnO4标准溶液体积初始读数;
⑤滴定,并记录 KMnO4标准溶液的终点读数,再重复滴定2次.
【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23
V(样品)/mL20.0020.0020.00
V(KMnO4)/mL (初读数)0.000.200.00
V(KMnO4)/mL (终读数)15.8515.2214.98
【交流与讨论】
(1)书写完整并配平离子反应5Fe2++1MnO4-+8H+→5Fe3++1Mn2++4H2O.
(2)配制KMnO4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还有500mL容量瓶、胶体滴管(填仪器名称).
(3)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认为最合理的是c(填字母序号).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A(填字母序号).
A.配制KMnO4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不需干燥即可直接用于实验
B.滴定过程中当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滴加,防止滴加过量
C.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时刻关注着滴定管中读数变化
D.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会使所测得的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偏低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步骤②中所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为0.0375mol/L,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浓度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硫酸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1)实验时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 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①(填序号,选填①10mL 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量取5.4 mL浓硫酸.
实验中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药匙 ⑤量筒 ⑥托盘天平  ⑦玻璃棒
请回答下列问题:
(2)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④⑥ (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 (写仪器名称).
(3)下列操作正确的D.
A.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B.将浓硫酸稀释后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C.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D.容量瓶不能长期贮存溶液,故配好的溶液需及时从容量瓶中转移出来.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①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无影响;
②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观察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实验室有一瓶腐蚀印刷线路板后的溶液,可能含有FeCl3、FeCl2、Cu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氯水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2
B.取一定量溶液,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
C.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FeCl2、CuCl2;若该溶液中含CuCl2为0.2mol,则含有FeCl3为0.7mol
D.若该溶液是用含FeCl30.1mol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后的溶液,则该溶液中有3n(FeCl3)+2 n(FeCl2)+2n(CuCl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l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5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4晶体属于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晶体
B.氮元素非金属性比磷强,可知N4沸点比P4(白磷)高
C.lmol N4气体转变为N2气体放出888kJ热量
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lCl3的水溶液呈酸(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Al3++3H2O?Al(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2)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式为c(Na+)=2[c(CO32-)+c(HCO3-)+c(H2CO3)];若在变红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H2SO4的摩尔质量为(  )
A.96gB.96g/molC.98gD.98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固体碘化铵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平衡时,测得总压为5.0kPa,其中H2的分压为0.5kP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碘化铵一定完全分解
B.若开始放入固体NH4I的量增大一倍,则平衡总压也会增大一倍
C.平衡时HI分解率为40%
D.平衡时NH3的分压为2.5k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两液体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其操作是:关闭左右侧分液漏斗玻璃活塞,导气管插入锥形瓶水中,微热三颈瓶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若上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完好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C6H5Br+HBr.
(3)冷凝水的进水口是a(填a或b)
(4)反应结束后,往A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目的是提纯溴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一定的缺点,应在A与B之间连接一个C装置,则C中应装有CCl4,其目的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