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sp为4.9×10-13
B.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 K≈816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

分析 A.t℃时,AgBr的Ksp=c(Ag+)c(Br-);
B.K=$\frac{c(C{l}^{-})}{c(B{r}^{-})}$=$\frac{Ksp(AgCl)}{Ksp(AgBr)}$;
C.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线下Qc<Ksp;
D.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c(Br-)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

解答 解:A.t℃时,AgBr的Ksp=c(Ag+)c(Br-)=7.0×10-7×7.0×10-7=4.9×10-13,故A正确;
B.K=$\frac{c(C{l}^{-})}{c(B{r}^{-})}$=$\frac{Ksp(AgCl)}{Ksp(AgBr)}$=$\frac{4×1{0}^{-10}}{4.9×1{0}^{-13}}$≈816,故B正确;
C.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线下Qc<Ksp,则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c(Br-)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而由c点变到b点c(Ag+)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Ksp的计算、溶解平衡移动、平衡状态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2.3g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2Na+2H2O=2NaOH+H2
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  )
A.CaCO3→CO2B.Cl2→ClO-C.Zn→ZnCl2D.CuO→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D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D中出现固体.继续向D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D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如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e;b接d;c接f.

(2)B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块状石灰石,C中应选用的液体为饱和NaHCO3溶液,请叙述A中产生气体的原理浓氨水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仅消耗水使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而且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3)第二步中必须先让A装置先发生反应.
(4)D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防倒吸.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 Cl晶体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6)要检验第四步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NH4+,请叙述检验方法:取少量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有NH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探索出了一种生产纯碱的方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侯德榜制碱法(或联合制碱法),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用做农作物的化肥.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为CO2
(4)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叫过滤.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c.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NH4Cl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工业上用化学法除锅炉的水垢时,先向锅炉中注入饱和Na2CO3溶液侵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Ksp(CaCO3)=1×10-10,Ksp(Ca SO4)=1×1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aq)+CaSO4(s)?CaCO3(s)+SO42-(aq)
C.该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约为1×10-3g
D.CaCO3和CaSO4共存的体系中,一定有$\frac{c(S{O}_{4}^{2-})}{c(C{O}_{3}^{2-})}$=9×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成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卢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 $\frac{\underline{\;\;△\;\;}}{\;}$Na2SO4+2HCl↑.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2CO2(已知硫酸钠做氧化剂,生成物中气体只有一种).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2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下面图1中的中间产物C是Ca(OH)2,(填化学式,下同) D是NH3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除了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外还有提高食盐利用率、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图2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不可行; 因为KHCO3的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KCl溶解度相差小,当温度高于40℃时,由图象可知,降温结晶时会析出较多的KCl,无法大量析出碳酸氢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5mL  0.4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用某已知浓度的HCl 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终点气泡消失,则测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低
D.向氯水中滴加AgNO3、稀H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如图)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该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可得到一种副产品.
(1)上述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3+CO2+NaCl+H2O=NH4Cl+NaHCO3↓,实验室分离出沉淀的操作是过滤,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CO2
(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1 的循环(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1、2);
(4)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还需要的试剂有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5)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C.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