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探究一:(1)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是排水法测定氢气体积,所以挥发的氯化氢和混有的水蒸气不影响氢气体积的测定结果;
(2)装置的气密性、合金是否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液面相平,待冷却至室温再读体积)等会影响测定结果;
探究二:(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
(2)镁上会附着偏铝酸钠等物质,未洗涤导致测定的镁的质量偏大;
探究三:(1)镁铝合金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盐酸的量不易控制,测定结果不准确;
(2)先加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铝、氯化镁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3)上述流程中生成的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最好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
解答 解:探究一:(1)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是排水法测定氢气体积,所以挥发的氯化氢和混有的水蒸气不影响氢气体积的测定结果,所以不需要装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故答案为:不需要;
(2)反应中装置的气密性、合金是否完全溶解都会影响测定结果,所以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液面相平,待冷却至室温再读体积等)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C的高度,使C中液面与B液面相平,待冷却至室温再读体积等);
探究二:(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镁上会附着偏铝酸钠等物质,未洗涤导致测定的镁的质量偏大,镁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探究三](1)镁铝合金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盐酸的量不易控制,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生成(加入盐酸的量不易控制),测定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生成(加入盐酸的量不易控制);
(2)先加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铝、氯化镁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故答案为:Mg(OH)2;
(3)上述流程中生成的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用足量A物质代替盐酸来达到实验目,最好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NaAlO2+H2O+CO2=Al(OH)3↓+NaHCO3;
故答案为:NaAlO2+H2O+CO2=Al(OH)3↓+NaHCO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实验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有知识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 | |
B. | 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 |
C. |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CO32-+2H+=H2O+CO2↑ | |
D. |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5H10O2的酯有9种结构 | B. | 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 | ||
C. |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 D. | C9H12含苯环的烃有8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 | B. | B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
C. | 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D. | 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⑥ | B. | ③④⑤⑥ | C. | ③④⑥ | D. | 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试剂 | 离子反应方程式 | |
①NaHCO3溶液(Na2CO3) | CO2 | CO2+H2O+CO32-=2HCO3- |
②Fe2O3(Al2O3) | NaOH溶液 | Al2O3+2OH-=2AlO2-+H2O |
③FeCl3溶液(FeCl2) | Cl2 | 2Fe2++Cl2=2Fe3++2Cl- |
④CO2(HCl) | 饱和的NaHCO3溶液 | HCO3-+H+=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