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2C(s)=P4(g)+6CaO(s)+12CO(g);△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H1、△H2和△H3表示
H,
H= 。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 Ni2+ + H2PO2-+ → Ni++ H2PO3-+
(b)6H2PO-2 +2H+ =2P+4H2PO3+3H2↑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③利用②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的优点: 。
【答案】(1)水泥;△H1—3△H2+18△H3(2),Na5P3O12,(3)+1;2Ni2+ + 1H2PO2-+ 1H2O → 2 Ni+ +1H2PO3-+ 2 H+(4)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
【解析】(1)①由方程式可以看出副产物矿渣应该是CaSiO3(s),结合炼铁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是制水泥
②运用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3+反应3×18=总反应,则△H=△H1—3△H2+18△H3
(2)结合题意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可知产物三聚磷酸应含有五个羟基,即三个
磷酸分子之间有三个羟基相互反应脱去两个水分子,所以三聚磷酸的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5P3O12。
(3)①因为Na、H的化合价为+1,O为—2,所以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P的化合价为:+1。
②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1)×2=(3—1)×1,可知Ni2+ 和Ni+的化学计量数为2,H2PO2-和H2PO3-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由电荷守恒2×2—1=2×1—1+2×1,可知H+在方程式的右边,H2O在方程式的左边,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和1。即总方程式为:2Ni2+ +1H2PO2-+ 1H2O → 2 Ni+ +1H2PO3-+ 2 H+
① 比较化学镀与电镀应该从反应环境和条件以及反应实质和产物方面去分析归纳问题,从方法上分析,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镀层一般只有镍,而化学镀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这是两者的不同;从原理上分析,无论电镀还是化学镀均有电子的转移,均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是化学镀用的是化学反应,而电镀用的是电化学;很明显化学镀装置简单,而且不需要消耗电能,装置简单、耗能少、操作简便应该是化学镀优于电镀的。
【考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应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⑴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 900℃ |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数为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⑵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⑴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⑵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⑴和⑵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⑴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大于Fe2O3小于Na2CrO4
D.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7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钢铁“发蓝”是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①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 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 NH3↑+7NaOH;
③ Na2FeO2+ 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均为NaNO2
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四氧化三铁具有抗腐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可逆反应:N2(g)+3H2 (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度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
A.3v正(N2)=v逆(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正(NH3)
D.v正(N2)=3v逆(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