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铜与足量FeCl3溶液反应 Fe3++Cu═Fe2++Cu2+
C.钠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2Na+2H+═2Na++H2
D.钠与足量MgCl2溶液反应 2Na+Mg2+═2Na++Mg

分析 A.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B.电荷不守恒;
C.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
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解答 解:A.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
B.铜与足量FeCl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故B错误;
C.钠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故C正确;
D.钠与足量MgCl2溶液反应,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氯化钠,离子方程式:2H2O+2Na+Mg2+═2Na++Mg(OH)2↓+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应遵循客观事实、遵循原子个数、电荷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进行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 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如图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的质量测出x的值.

(1)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水,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硫.
(2)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Fe2O3
(4)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种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FeSO4$\frac{\underline{\;\;△\;\;}}{\;}$Fe2O3+SO2↑+SO3↑.
(5)某研究所利用SDTQ 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两种热分解实验的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7.
Ⅱ.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①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②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c(填选项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③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
(2)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B(填选项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有机物T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T是由X和Y发生成环反应的产物,X为乙炔,则Y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CH3)=CH2,Y与足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烷烃M,M的名称是2,3-二甲基丁烷.
(2)若T是由W和R的成环反应产物,W为1,3-丁二烯,则R的结构简式为CH3C≡CCH3,写出R与足量溴的四氧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CCH3+2Br2?CH3CBr2CBr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现有100mL CuSO4溶液,它的密度是1.10g•cm-3,其中Cu2+的质量分数是6.4%,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10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0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9.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性质递变正确的是(  )
①单质颜色加深  
②单质沸点升高  
③单质氧化性增强  
④离子半径增大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⑥卤化氢水溶液的酸性增强.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O2B.SO2C.Cl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铁表面被钝化,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的进一步反应.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可求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80%.
写出探究②中出现的所有离子反应方程式SO2+Cl2+2H2O=SO42-+2Cl-+4H+,SO42-+Ba2+=BaSO4↓.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4)分析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C+2H2SO4$\frac{\underline{\;\;△\;\;}}{\;}$CO2↑+2S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C(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D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和E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他们对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相关内容: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是CuCO3;假设2:沉淀全部是Cu(OH)2
假设3: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验证假设        
(1)如果假设1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CO3-═CuCO3↓+H2O+CO2↑.
(2)为了证明以上哪种假设成立,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CuCO3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①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K1,K2,K3,K4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顺序是(填选项序号)cab.
②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10.0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2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62%.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假设3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