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先判断价层电子对数,再确定杂化方式、构型和键角,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frac{1}{2}$(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

解答 解: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frac{1}{2}$×(a-xb)=$\frac{1}{2}$×(3-3×1)=0,所以BF3分子属于sp2杂化,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平面三角形,键角是120°,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4+$\frac{1}{2}$(3+1-4×1)=4,该离子中不含孤电子对,属于sp3杂化,为正四面体结构,
故答案为:120°;sp2杂化;正四面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涉及杂化轨道理论、空间构型的判断、键角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杂化理论的熟练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海波”.已知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Ⅰ.(图1)制备Na2S2O3

(1)①仪器b的名称蒸馏烧瓶,d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②b中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浓)$\frac{\underline{\;\;△\;\;}}{\;}$ Na2SO4+SO2↑+H2O.
③反应开始后,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反应温度或调节酸的滴加速度等(写出一条即可).
Ⅱ.分离Na2S2O3并测定含量(图2)
(2)为了减少产品损失,操作①时需趁热过滤.操作②是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时用
乙醇做洗涤剂.干燥操作时(装置如图3所示),通入H2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硫代硫酸钠被氧化.
(3)制得的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设粗产品中的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称取1.50g粗产品溶于水,用0.20mol•L-1KMnO4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40.00mL.(5S2O32-+8MnO4-+14H+═8Mn2++10SO42-+7H2O)
①KMnO4溶液置于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若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标准液后,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则达到滴定终点.
③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82.7%(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A元素的原子半径比B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周期表中A位于B的下一周期
B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H2CO3>H2SiO3
C常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而铝被浓硝酸钝化还原性:Cu>Al
D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
A.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B.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stackrel{△}{→}$CO32-+2NH4++4Ag↓+6NH3+2H2O
C.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stackrel{△}{→}$CH2BrCOO-+H2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2、CO和少量CH4、H2、CO和CH4的燃烧热(注: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数据如下表:
物质H2COCH4
燃烧热(kJ•mol-1285.8283.0890.0
天然气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使用的主要生活能源.使用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应调整灶具进气量阀门,即增大空气(填“空气”或“天然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填“空气”或“天然气”)的进入量.1m3(标准状况)甲烷在25℃,101kPa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的热能是3.97×10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第三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逐渐升高
D.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S,BCl,CK,DCa.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Ca>S>Cl.
(2)试写出4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A,B,C,D.它们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r(S2-)>r(Cl-)>r(K+)>r(Ca2+).
(3)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2SO4、HClO4、KOH、Ca(OH)2,分别比较它们酸性和碱性的强弱酸性:HClO4>H2SO4,碱性:KOH>Ca(OH)2
(4)写出能够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HCl、H2S,比较其稳定性:HCl,理由是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可充分说明可逆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反应器内P、Q、R、S四种气体共存
C.生成P的速率与生成S的速率相等
D.生成1mol P必有1molQ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葡萄糖B.干冰C.蛋白质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