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面是自来水生产的流程示意图:

(1)混凝剂除去杂质的过程③(填写序号).
①只有物理变化        
②只有化学变化      
③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在水体中最终生成Fe(OH)3(填“Fe(OH)2”或“Fe(OH)3”),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4Fe2++O2+10H2O=4Fe(OH)3+8H+
(2)要除去水体中含有的Ca2+、Mg2+.可选择生石灰和纯碱作沉淀剂,应向水体中先投放生石灰,后投放纯碱,理由是过量的钙离子可通过纯碱使之沉淀下来.
(3)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体中的病菌,但不能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这时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已知:Cl2+H2O?HCl+HClO  K=4.5×10-6,使用氯气为自来水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次氯酸的浓度,请结合信息解释:使用Cl2为自来水消毒的理由:由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知,该反应的限度很小,生成的HClO浓度很小,且随着HClO的消耗,平衡会不断向正反应移动,补充HClO.下列物质中,可以代替氯气用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是①③(填写序号).
①臭氧    ②酒精     ③K2FeO4    ④SO2

分析 (1)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除去Ca2+、Mg2+,应先加入石灰,然后加入纯碱,可除去过量的钙离子;
(3)由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K=4.5×10-6可知,该反应的限度很小,生成的HClO浓度很小,而反应是可逆反应,次氯酸消耗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次氯酸的浓度;臭氧和K2FeO4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饮用水的消毒剂.

解答 解:(1)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所以混凝剂除去杂质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亚铁离子被氧化的离子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故答案为:③;Fe(OH)3;4Fe2++O2+10H2O=4Fe(OH)3+8H+
(2)除去Ca2+、Mg2+,应先加入石灰,然后加入纯碱,过量的钙离子可通过纯碱使之沉淀下来,故答案为:生石灰;纯碱;过量的钙离子可通过纯碱使之沉淀下来;
(3)由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K=4.5×10-6可知,该反应的限度很小,生成的HClO浓度很小,而反应是可逆反应,次氯酸消耗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次氯酸的浓度,臭氧和K2FeO4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饮用水的消毒剂,故答案为:由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知,该反应的限度很小,生成的HClO浓度很小,且随着HClO的消耗,平衡会不断向正反应移动,补充HClO;①③.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用混凝剂为FeSO4•7H2O,被氧化、水解后生成Fe(OH)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分子间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的是(  )
A.NaOHB.CH3COONaC.NH4ClD.Na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C.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比铁更耐酸碱的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钨是我国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VI) 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钨矿石之一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冶炼钨流程如下:

已知:
①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
②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SiO32-为8,WO42-为5
③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1)74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六周期.
(2)CaWO4与纯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WO4+Na2CO3$\frac{\underline{\;1000℃\;}}{\;}$Na2WO4+CaO+CO2↑.
(3)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H2SiO3.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是:C(填写字母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   D.碳酸钠溶液
(4)母液中加入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WO42-+2H+=H2WO4↓.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加1~2滴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
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沉淀未洗净.
(5)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的原因是碳或氢气都可置换出钨,但碳为固体,难以分离,且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6)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可得到钨酸钙,已知温度为T时Ksp(CaWO4)=1×10-10
Ksp[Ca(OH)2]=4×10-7,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溶液中$\frac{c(W{O}_{4}^{2-})}{c(O{H}^{-})}$=5×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 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A的饱和溶液制备微粒直径为1nm-l00nm的红褐色液相分散系.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将A 的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的化学式为: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2)B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向50.0mL,6mol/L的B溶液中逐滴滴入100ml 某浓度的KOH溶液,若产生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KOH溶液的浓度可能为3mol/L或11mol/L.
(3)将A、B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一个盛有KOH溶液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
(4)C、D、E均是短周期中同一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常温下D为固体单质,C和E均为气态化合物,且可发生反应:C+D$\stackrel{高温}{→}$E.则:
①写出C 的电子式:
②将一定量的气体C通入某浓度的KOH溶液得溶液F,向F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生成F 的离子方程式CO2+2OH-=CO32-+2H2O,F 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32-)>c(OH-)>c(HCO3-)>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五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Al,④(NH42CO3,⑤Al2O3.,跟盐酸和NaOH溶液都能反应的物质有(  )
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2)④、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F(用元素符号表示);
(3)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4)比较⑦与⑧非金属性的强弱:⑦<⑧(填“>”、“<”或“=”),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描述说明其原因:将氯气通入到硫化氢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l2+H2S=2HCl+S↓;
(5)②的气态氢化物通入⑧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填“>”、“<”或“=”),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NH4Cl+H2O=HCl+NH3.H2O;
(6)①、③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18g碳单质与标准状况下22.4L O2反应放出热量是Q1kJ,已知由碳单质生成1mol CO2气体放热Q2 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frac{1}{2}$O2(g)═CO(g)△H=(Q1-0.5Q2)kJ/mol
B.由碳燃烧生成1mol CO放出的热量是(Q1-0.5Q2)kJ
C.由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Q2-2Q1)kJ/mol
D.碳和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CO2(g)═2CO(g)△H=(2Q2-2Q1)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