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
A.浓H2SO4滴在白纸上发黑,说明弄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氯化氢,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C.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在溶液中完全进行,证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2SO4

分析 A、白纸滴入浓H2SO4,变黑色,白纸中的H、O以水的形式脱出;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氯化氢,浓硫酸吸水放出热量,而氯化氢的沸点,易挥发;
C、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而不是不反应;
D、依据反应推知CuS不溶于硫酸,反应才能进行.

解答 解:A、白纸滴入浓H2SO4,变黑色,白纸中的H、O以水的形式脱出,则体现其脱水性,故A正确;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氯化氢,浓硫酸吸水放出热量,而氯化氢的沸点,易挥发,所以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故B正确;
C、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钝化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依据反应推知CuS不溶于硫酸,符合复分解反应,反应才能进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特性的分析判断,D选项物质溶解性的特征在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利用,硫化铜不溶于酸,硫化亚铁溶于酸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烃是指只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
C.燃烧后能产生C02和H20的有机物一定是烃
D.葡萄糖溶液中加人新制Cu(OH)2悬浊液,振荡,产生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原混合酸中NO3- 物质的量为0.1 mol
D.H2SO4 浓度为2.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而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2)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依据是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3)丙同学认为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实验探究】
(1)甲同学:①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产生了白色沉淀;②将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
此实验结果与猜想相同.
(2)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热NaHCO3时,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3)丙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入2mL
2mol/L的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产生了大量气体,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得出不能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
【问题讨论】
(1)甲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2)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
(3)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对.丁同学认为对实验方案做一些改进,可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他的改进方法是:称取各2.1g 两种固体,放入两个容积一样的气球中,在两只锥形瓶中各加入约25mL 2mol/L 的盐酸,分别将气球套在锥形瓶瓶口上,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同时倒入锥形瓶中,气球的膨胀比较快(填快或慢)的或最后气球比较大(填大或小)的是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
(1)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2)要测定Na2CO3与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案有多种,请简述其中一种方案(写出简要步骤及要测定的数据,不要求写出如何用数据求出结果):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有5个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   
②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22.4L的CO气体和28g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⑥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⑦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⑧氧化还原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A.②③④B.②④⑦⑧C.①⑤⑥⑦D.③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的缘故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D.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
(1)若用同位素18O表示反应产物是分子中的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18O在反应物中的位置):CH3COOH+CH3CH218OH$?_{△}^{浓硫酸}$CH3CO18OC2H5+H2O.
(2)分液漏斗A中应加入的试剂为浓硫酸,圆底烧瓶B中应加入少量碎瓷片,目的为防止暴沸.
(3)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为防止倒吸、冷凝.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4)从D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操作名称为分液;这样得到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欲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目的是分离出乙醇和水;最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得到比较纯净的乙酸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金属的冶炼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
A.Ca、MgB.Al、FeC.Hg、AgD.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