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B.电子层数和中子数
C.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分析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则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位置,为高频考点,把握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位置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重铬酸钾用途极广.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含有SiO2、Al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K2Cr2O7晶体的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②Cr2O72-+H2O=2CrO42-+2H+
请回答:
(1)锻烧铬铁矿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Cr2O3+7O2+20NaOH$\frac{\underline{\;高温\;}}{\;}$8Na2CrO4+4NaFeO2+10H2O.
(2)滤液I的成分除NaOH、Na2CrO4外,还含有NaAlO2、Na2SiO3(填化学式);滤渣I中有红褐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2-+2H2O=OH-+Fe(OH)3↓.
(3)由滤液2转化为Na2Cr2O7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稀)硫酸.
(4)向Na2Cr2O7溶液加入K2SO4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K2Cr2O7.生成K2Cr2O7晶体的过程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试简述此法能够制得K2Cr2O7晶体的原因:同温下K2Cr2O7晶体的溶解度小于Na2Cr2O7;洗涤时应选用A(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稀硫酸        C.饱和K2SO4溶液
如何检验晶体已经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则已洗涤于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仔细体会下列有机合成过程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并了解原子经济性的概念,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完成下题: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肉桂醛F(分子式为C9H8O)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合成路线:

请回答:
(1)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
(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①⑤.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C2H5OH,④
写出有关反应的类型:③取代反应⑥消去反应.
(4)任意写出其中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有一个甲基在对位且属于酯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g14CO2含有的中子数为2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H3C1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l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D.6.8g液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0.6NA
B.0.1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3NA
C.5.6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的碳原子数为0.4 NA
D.11.2LCO2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组合不能形成配位键的是(  )
A.Ag+、NH3B.H2O、H+C.Co3+、COD.Cu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实验现象
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i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O2+2H2O+4e-═4OH-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表:
实验滴加试管现象
0.5mol.LK3[Fe(CN)6]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iv.1.0mol•L-1NaCl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a.以上实验表明:在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AC(填字母序号).
实验试剂现象
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产生蓝色沉淀
C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D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四支分别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
B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10mL 0.2mol/LNaOH溶液中先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FeCl3溶液后,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在相同的温度下的Ksp:Mg(OH)2>Fe(OH)3
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