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右图所示,四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OH-+H+===H2O B.2OH-+Cu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① |
| ||||||||||||||||
| ② |
| ③ | ④ | ⑤ | ⑥ |
| ||||||||||
| ⑦ |
| ⑧ |
|
|
|
| ||||||||||
|
|
|
|
| ⑨ |
|
|
|
| ⑩ |
|
|
|
|
|
|
|
(1)写出上表中元素⑤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元素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④_____⑤(填写“>”“=”或“<”,下同);元素电负性的大小比较:④_____⑤(填写“>”“=”或“<”);请写出与元素④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
(3)在测定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上述③与④元素组成的(CN)2化合物中键与
键之比________。
(5)⑦的氧化物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它的熔点比 CaO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6)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元素⑩原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7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零;C元素是植物生长三大营养元素之一;D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氢化物能和一种半导体材料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的两种气体;E原子核外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F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3 的电子式为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G 的非金属性比F强 ;
(3)EF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一种稳定性的盐,则此反应方程式为 ;
(4)C的氢化物与G的单质以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生成二元化合物X和一种气体,该气体遇氨气产生“白烟”,则X的化学是为 ,X与水反应的产物名称是
;
(5)已知充分燃烧一定量的B2A2放出Q kJ的能量,燃烧生成的产物恰好与100ml 5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则燃烧1mol B2A2放出的热量为 KJ;
(6)常温下,E(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单位mol·L-1)。要使c(E2+) 为0.001 mol·L-1的溶液形成沉淀,则溶液的PH值至少升高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3+NO―→N2+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2∶3 B.3∶2
C.4∶5 D.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单质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和石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石墨能导电,木炭有吸附能力;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造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不同
D.C60是一种新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为氧化物且C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B转化为C时,质量增加25%,则氢化物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 __。
(2)若D为某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__,将B的溶液加热蒸干再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若D为强电解质溶液,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则A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条件的D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 ②醋酸 ③氢氧化钠 ④一水合氨 ⑤氯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