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碳正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比值为3:2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_{35}^{80}$Br

分析 A、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
B、质子数为6+3=9,电子数为9-1=8;
C、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
D、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

解答 解:A、过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碳正离子的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8,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值为9:8,故B错误;
C、硫离子核外存在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的质量数=35+45=80,所以该原子可以表示为:8035Br,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用语,难度不大,应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区别,注意掌握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 (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不会(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滴定终点时溶液pH由大于8.2转化为小于8.2,BaCO3不会参加反应.
(2)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无色.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不能(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理由是滴定管下方刻度线距活塞处有一定的空间,无法测出滴定液的体积.
(4)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理由是滴定终点时溶液pH由大于4.4转化为小于4.4,BaCO3参加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1)粗盐中常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NaOH、BaCl2、Na2CO3、盐酸试剂来进行提纯(填化学式).

(2)由无水氯化镁制得金属镁的常用工业冶炼方法是电解法.
(3)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已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

i.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Cl2至反应结束;
ii.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iii.进行步骤ii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iv.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v.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①判断步骤i中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为A中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
②装置A中的母液用硫酸酸化可提高Br2的利用率,理由是酸化可抑制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步骤ii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使A中生成的Br2随空气流进入B中.
③综合分析步骤i、ii、iii、iv,这四步操作的最终目的为富集溴.
④此实验中尾气可c(填字母)吸收处理.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4)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i、ii,充分反应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经步骤v,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时,C中反应又生成了单质溴,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Br-+BrO3-+6H+=3 Br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
B.元素H只有11H和21H两种核素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D.1mol HCl分子和1mol HF分子断键需要的能量前者大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0.Y原子的质子数为Z原子的质子数的一半,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X
B.X的简单氢化物与足量W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均为气体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简单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4>H2SO4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或).
(4)已知1mol 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O2(g)=Na2O2(s)△H=-511kJ•mol-1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 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②若在R溶液中改加20mL 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常温下将0.0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pH为12,要使它的pH降为11.(假设溶液混合体积等于稀释前两液体体积之和)若加入蒸馏水,应加900mL.若加入pH为10的NaOH溶液,应加1000mL.若加入0.01mol•L-1的盐酸,应加81.8mL(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该元素的符号是As.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4)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高低低,理由是键长N-H<P-H<As-H,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5)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CaO等.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1:

(1)粉煤灰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速率和浸出率.
(2)第1次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有SiO2和CaSO4(填化学式,下同),第3次过滤时,滤渣的成分的是Al(OH)3
(3)在104℃用硫酸浸取时,铝的溶出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适宜的溶出时间为2h;
铝的溶出率与“助溶剂/粉煤灰”的关系如图3所示,从溶出率角度考虑,三种助溶剂依次为NH4F、KF及其NH4F与KF的混合物,在助溶剂/粉煤灰相同时,溶出率最高的是NH4F(填化学式);用含氟的化合物作这种助溶剂缺点是生成过程中产生HF及NH3等污染环境(举一例).
(4)请写出流程图中①处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5)用盐酸溶解硫酸铝晶体,能够发生的原因是通入氯化氢使A1C13达到饱和,而硫酸铝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