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是(  )
A.CO2+H2O═H2CO3B.CO+CuO═Cu+CO2
C.2H2O═2H2↑+O2D.FeS+H2SO4═FeSO4+H2S↑

分析 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
置换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为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CO2+H2O═H2CO3为化合反应,故A不选;
B.CO+CuO═Cu+CO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B选;
C.2H2O═2H2↑+O2↑为分解反应,故C不选;
D.FeS+H2SO4═FeSO4+H2S↑为复分解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类别、反应的分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分类依据与分类结果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电解(  )
A.硫化钠溶液加入稀硝酸:S2-+2H+═H2 S↑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铜溶液: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SO4-+Ba2++OH-═BaSO4↓+H2O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现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mol•L-1氨水;②0.1mol•L-1的NH4Cl溶液;③0.1mol•L-1的硫酸;④0.1mol•L-1的KAl(SO42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溶质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②④(填序号).
(2)向10mL 0.1mol•L-1氨水中滴入25酚酞溶液,显粉红色,再加入少量NH4Cl晶体,颜色变浅(填“深”或“浅”)原因是NH3•H2O?NH4++OH-,加入氯化铵晶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3)0.1mol•L-1的KAl(SO42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42-)>c(K+)>c(Al3+)>c(H+)>c(OH-),向该溶液中滴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此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纯水的电离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性学习小组用Na2SO3与硫酸溶液(硫酸与水体积比1:1)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如图1).

(1)D中的实验现象是出现淡黄色浑浊或淡黄色沉淀,C、E中溶液都褪色,分别体现SO2漂白性、还原性性质.
(2)请在方框中画出收集SO2以及尾气处理装置(标相关试剂).
(3)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为了清楚沉淀的物质,研究小组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留下的沉淀物是BaSO4,形成该沉淀的反应方程式有:2SO2+2H2O+O2+2BaCl2=2BaSO4↓+4HCl或2SO2+2H2O+O2=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为了进一步验证沉淀原因,研究小组另取BaC1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及时加入少量苯液封,然后再通SO2,结果发现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研究小组改进A装置(如图2),再进行实验,B中没有出现浑浊.下列气体可作为X气体的是AD(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A.CO2    B.NH3   C.O3    D.N2     E.NO2
(4)SO2为空气污染物,研究小组为测定某工厂区空气中SO2的含量,取10m3(标准状况)的空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将产生的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用电子称称其质量为0.233g,则:
①沉淀洗涤要干净,检验洗涤已经干净的实验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出现,说明滤液中不含有Cl-,即沉淀已洗涤干净.
②试计算此空气中SO2的浓度(列出计算表达式并计算结果,结果单位用mg/m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已知A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非金属氧化物,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回答:

(1)A是SiO2,B是Na2SiO3,D是H2SiO3
(2)写出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②CO2+H2O+SiO32-═CO32-+H2SiO3
③SiO2+2OH-═Si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O2-;当x=11时,该粒子符号为Na+;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Al(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  )
A.烧碱B.玻璃C.石灰石D.胆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胶状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C.在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纯铁比含碳量较高的生铁反应速率快
D.冶金工业中可以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冶炼钒、铬、锰等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强酸制弱酸;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硝酸,B碳酸钙,C硅酸钠溶液;C中的现象为.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为: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