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c (Na+)=c(NH4+ )
C.pH=4的0.1 mol•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
D.在K2CO3溶液中:c(CO32-)+c(OH-)=c(HCO3-)+c( H+

分析 A.根据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的程度来分析;
B.两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则氢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C.pH=4可知溶液显碱性,则HB-的水解小于其电离程度,则c(A2-)>c(H2A);
D.根据碳酸钾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判断.

解答 解:A.因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的程度不清楚,则属于的氯气的量未知,则不能确定反应掉的氯气与c(ClO-)、c(Cl-)、c(HClO)的关系,故A错误;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则氢离子浓度也相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NH4+)+c(H+)=c(OH-),则c(Na+)=c(NH4+),故B正确;
C.0.1 mol•L-1的NaHA溶液的pH=4,说明HB-的水解小于其电离程度,则c(A2-)>c(H2A),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HA-)>c(H+)>c(A2-)>c(H2A),故C错误;
D.根据K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可知:c(OH-)=c(HCO3-)+c( H+),则c(CO32-)+c(OH-)>c(HCO3-)+c( 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电离、水解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中的A为易错点,学生往往忽略氯气与水反应的程度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 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1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
(3)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B(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4)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5)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H=-113.68kJ/mol;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5.025.2 28.5 
 
224.925.1 28.3
325.526.5 31.8
425.625.4 29.0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7)不能(填“能”或“不能”)用Ba(OH)2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kJ.原因是浓硫酸稀释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温度下,1molX和nmol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Z(g)+W(s),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3a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1-a)mol•(L•min)-1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molW,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8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4NA
B.1 L 0.1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1NA
C.1mol Na2O2固体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二氯甲烷中含有的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现用中和滴定法测定该烧碱的纯度,请根据实验回答:
(1)将称量好的9.0g烧碱样品配制成500mL待测液,配制过程使用的主要仪器除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一种必须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2)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3)用0.3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液,判断确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如果实验操作正确,从滴定开始到结束,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可能出现的是AD.
A.c(Na+)>c(Cl-)>c(H+)>c(OH-
B.c(Na+)>c(OH-)>c(Cl-)>c(H+
C.c(Na+)+c(H+)=c(OH-)+c(Cl-
D.c(Na+)+c(H+)>c(OH-)+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 NH3.H20═Al02-+4NH4++2H20
B.澄清石灰水与足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 HCO3-═CaC03+CO32-+2 H2O
C.食醋腐蚀大理石面板:CaCO3+2 H+═Ca2++CO2+H2O
D.少量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 Na++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不是铁的氧化物的是(  )
A.Fe3O4B.Fe2O3C.FeCl2D.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有关药品取用和仪器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白磷必须用镊子夹取,且在空气中切割
B.加热烧瓶时,如外壁有水珠,可不必擦干
C.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来节约使用
D.熄灭酒精灯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加热产生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B.分别取样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钠
C.分别取样溶于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钠
D.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样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较多的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