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实验室用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和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NaOH溶液
120.220.323.7
220.320.523.8
321.521.624.9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A环形玻璃搅拌棒,B碎泡沫.
(2)实验时用A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搅动.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A的理由是铜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
(3)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
(4)若将HCl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测得中和热为△H1=-Q KJ/mol,则Q与57.3的关系为:Q<57.3(填“<”、“>”或“=”),理由是醋酸边反应边电离,醋酸电离吸热.

分析 (1)为充分的反应,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棒;碎泡沫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为充分的反应,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棒;
(2)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使溶液充分反应;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
(3)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反应热;
(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解答 解:(1)实验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用于搅拌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实验仪器B的名称为碎泡沫,是为了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
(2)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使溶液充分反应;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
故答案为:上下搅动;铜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
(3)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和m=100mL×1g/mL=100g,c=4.18J/(g•℃),t2-t1=3.4℃,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frac{1.4212kJ×1mol}{0.025mol}$=56.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
故答案为:-56.8kJ/mol;
(4)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将HCl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所以Q<57.3;
故答案为:<;醋酸边反应边电离,醋酸电离吸热.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实验装置及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实验注意事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广口瓶中光亮的铁钉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锈铁钉发生析氢腐蚀
B左烧杯铁表面冒气泡,右烧杯铜表面冒气泡金属活动性:Al>Fe>Cu
C左烧杯气体颜色加深,右烧杯气体颜色变浅2NO2(g)?N2O4(g)△H>0
D白色固体先变为黄色,后变为黑色Ksp:AgCl<AgI<Ag2S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pH测定是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pH测定的实验合理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用pH试纸分别测定氯水和盐酸的pH值,比较两溶液的酸性强弱
C.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测定稀释前后pH值的变化,以此区别这两种酸
D.测定硫酸型酸雨的pH值时,取样后应立即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与O2反应的反应过程,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A、B装置中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CaO、CaCO3、MnO2、浓盐酸、蒸馏水.
①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装置中锥形瓶中盛放的药品是CaO.
②E装置中氨气被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时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③F装置中可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和白烟生成,红棕色气体是NO2(填化学式,下同),白烟的成分NH4NO3
(2)另一小组的同学撤掉A、C装置,只用剩余装置来完成此实验,B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是浓氨水,那么B装置中的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是Na2O2
(3)工业上制取的浓硝酸往往呈黄色,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可能含有Fe3+
假设二:可能含有NO2
假设三:可能含有上述两种微粒.
检验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稀释,滴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反之不含(补充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4)工业上用氨、氧气和水为原料制取硝酸铵,如果用17吨氨气,最多可制取40吨硝酸铵 (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已知A中含钾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Al(OH)3,DAlCl3
(2)五种化合物中难溶于水的是Al(OH)3和A12O3(填化学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AlO2-+CO2+2H2O=Al(OH)3↓+HCO3-
B→E:Al(OH)3+OH-═AlO2-+2H2O,
C→E:Al2O3+2OH-═2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2v(A2=v(AB)
D.A2、B2、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具有还原性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次氯酸是一种强酸D.钠的焰色为浅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要比水大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瓶口处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蒸发操作时,应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B.铵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 2++2HCO 3 -+2OH -=BaCO 3↓+CO 3 2- 十2H 2 O
D.弱酸尼泊金酸(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