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对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Li、Na、K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B.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Li、Be、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D.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少

分析 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C.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族序数相等;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解答 解: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这三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K>Na>Li,所以Li、Na、K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A错误;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P、S、Cl元素族序数分别是5、6、7,所以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故B错误;
C.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族序数相等,Li、Be、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故C错误;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规律中的反常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产物唯一的是(  )
A.CH3CH2CH2BrB.(CH33CCH2Br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化学反应中1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得到电子数目为2NA
C.有一种黄绿色气体,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测时,变蓝说明是氯气
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Mg2+、I-、NO3-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B.K+、Na+、CO32-、N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C.CO2与少量烧碱溶液反应:CO2+2OH-=CO32-+H2O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多余的氯气可以贮存在b瓶中,其中各试剂瓶中所装试剂为:B(氢硫酸)、C(碘化钾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

(1)若A中烧瓶中的固体为MnO2,液体为浓盐酸,则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如何检查装置G的气密性:关闭A中分液漏斗活塞G中活塞K(或用止水夹夹住A、G间的橡皮管并关闭G中活塞K),从c向容器内加水,c的下端浸入页面且c中液面高于b瓶内液面,若一段时间后c中液面不下降(或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气密性好(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3)G中b瓶内宜加入的液体是饱和食盐水;实验开始后B中的现象是上不空间由无色变为黄绿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C中的现象是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黄绿色,溶液变蓝色,F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
(4)E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若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l2+2H2O(g)$\frac{\underline{\;\;△\;\;}}{\;}$CO2+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为单质,试对下列情况进行推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固体时:
①A的化学式为S,
②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③写出由E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A为气体时:
①A的化学式为N2
②写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③写出由D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3-+NO,
④写出由E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CB和CB2,C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CB有毒,CB2可用于灭火;D+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试判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  A氢,B氧,C碳,D钠
(2)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VA族
(3)由B、D两种元素组成的D2B2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CB2的电子式 为
(4)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收集满CB2气体,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塞紧,当打开胶塞迅速倒入浓的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后,立即塞紧胶塞振荡,可观察到烧瓶内气球胀大,原因是CO2和NaOH(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使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莫尔盐[(NH42Fe(SO42•6H2O]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作标定高锰酸钾等溶液的标准物质,还用作化学试剂、医药以及用于冶金、电镀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莫尔盐晶体强热时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由此可知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NH3.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分解产生的酸性气体.
(2)乙组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含有SO3(g)、SO2(g)及N2.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如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G→D→B→C→F.
②装置D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并将溶液酸化,排除SO2的干扰;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D中有白色沉淀;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B中品红褪色.
(3)称取1.96g莫尔盐晶体,制成溶液,用未知浓度的KMnO4酸性溶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时,将KMnO4酸性溶液装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试写出该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5Fe3++Mn2++4H2O;
②判断该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最后一滴KMnO4酸性溶液滴下时,溶液变成紫色,30s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4)设计实验证明:莫尔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莫尔盐已氧化变质,反之莫尔盐未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N2
(2)H2O:
(3)NaOH:
(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