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Na+B.PC.ClD.F-

分析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解答 解:由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可知,微粒半径为P>Cl>F->Na+,则微粒半径最小的为Na+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微粒半径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漂白粉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体系:ClO-+H2O?HClO+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以下措施能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效果的是(  )
A.降低温度B.加入大量的水
C.加入适量盐酸D.加入适量烧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的工艺流程图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6H+=2Al3++3H2O.
(2)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3+的方程式是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反之,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
(3)“除杂”环节有如下几个步骤,(Ⅰ)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3;(Ⅱ)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Ⅲ)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①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
②调节溶液的pH为3的目的是pH约为3时,Fe2+和Al3+不能形成沉淀,将Fe2+氧化为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③向Ⅱ中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生成黄绿色气体,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④Ⅲ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MnO4-
(4)从多次循环使用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K2SO4(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黄曲霉素AFTB(见图)是污染粮食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并有引发肝癌的可能性.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6H12O6
B.该化合物水解可生成醇类化合物
C.跟1mol该化合物反应的H2和NaOH的最大值分别是6mol和2mol
D.该化合物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3-氯戊烷是-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B.3-氯戊烷属于烷烃
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化合物的结构式 (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图1: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单位是ppm).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利用质谱法不能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市场上销售的某种食盐精制盐的配料是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碘计)是20-50mg/kg,已知:I2+2S2O32-═2I-+S4O62-,其学生测定使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0mL,恰好反应完全.
(1)判断c中恰好反应完全的依据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1.0×10-5mol.
(3)根据以上实验,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frac{423}{w}$mg/kg(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③②④(填序号).
(2)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⑧⑤④⑦⑥(填序号).
(3)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l-)>c(OH-)>c(NH4+)>c(H+);.
(4)已知t℃,KW=1×10-13,则t℃>(填“>”或“<”或“=”)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后pH=10,则a:b=10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混合金属粉末,除Fe外,还含有Al、Zn中的一种或两种,含量都在10%以上.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铝、锌元素的存在,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Zn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②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
③Zn2+易形成络合物如[Zn(NH34]2+,该络合物遇强酸生成Zn2+、NH4+
【提出假设】假设①: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Al元素
假设②: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Zn元素
假设③: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Fe外还含有Al、Zn元素
【实验探究】所用试剂:样品、pH试纸、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甲同学基于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乙同学同样基于假设③设计另一实验方案如下:

(1)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II族族.
(2)试剂M是NaOH溶液;沉淀B是Al(OH)3
(3)你认为甲、乙同学的方案乙(填“甲”或“乙”)比较好,理由是步骤简单,节约试剂.
(4)操作Ⅰ的主要过程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稀氨水.
(5)乙同学将沉淀C洗涤、烘干、冷却后称重,质量为m1g,经计算即可得到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否(填“是”或“否”)准确,原因是C沉淀为氢氧化铁,经洗涤、烘干、冷却后得到为氧化铁,并非Fe的质量.
(6)电解法制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
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NiO(OH)+H2O+NaOH=3Ni(OH)2+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