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4,其中R的质量分数为75%,该元素核内有6个中子,能与B形成AB2型化合物,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88.9%,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D为同周期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1)A元素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单质,名称叫金刚石,其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2)B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H2S强的原因是O的非金属性比S强(或H-O键键能比H-S强),其沸点比H2S高的原因是H2O分子之间有氢键,故沸点比H2S高.以一个该分子为中心画出其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该微粒还可与Cu2+形成[Cu(H2O)4]+(填化学式)而使CuCl2溶液呈蓝色;
(3)A和B形成化合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属非极性分子(极性或非极性),其晶体的俗名为干冰.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晶体中与之紧邻的微粒个数是12个;
(4)C和D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滴入过量KOH,现象是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0.

分析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AH4,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设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frac{x}{x+4}$×100%=75%,解得x=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故A为碳元素;A能与B形成AB2型化合物,则B为-2价,B的氢化物为H2B,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88.9%,设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frac{y}{y+2}$×100%=88.9%,解得y=16,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为氧元素;C、D为同周期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则D为Cl元素、C为A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AH4,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令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frac{x}{x+4}$×100%=75%,解得x=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故A为碳元素;A能与B形成AB2型化合物,则B为-2价,B的氢化物为H2B,B在它的氢化物中含量为88.9%,令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frac{y}{y+2}$×88.9%,解得y=16,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为氧元素;C、D为同周期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酸性最强的酸,C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则D为Cl元素、C为Al元素,
(1)碳元素的一种无色透明的单质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金刚石;原子晶体;
(2)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8,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由于O的非金属性比S强(或H-O键键能比H-S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H2S强;
由于H2O分子之间有氢键,大大增强了水分子之间作用力,导致水的沸点比H2S高;
以一个该分子为中心的水分子晶体中微粒间氢键可以表示为:

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Cu(H2O)4]+,所以溶液呈蓝色,
故答案为:1s22s22p4;O的非金属性比S强(或H-O键键能比H-S强);;[Cu(H2O)4]+
(3)A和B形成化合物为CO2,分子中C原子呈2个C=O双键,不含孤对电子,C原子采取sp杂化,为直线型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以顶点上的CO2分子为例,与它距离最近的CO2分子分布在与该顶点相连的12个面的面心上,
故答案为:直线型;非极性;干冰;sp;12;

(4)C和D的化合物为氯化铝,溶于水后,向其中滴入过量KOH,先发生Al3++3OH-═Al(OH)3↓,此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后发生Al(OH)3+OH-═AlO2-+2H20,则观察到沉淀消失,
故答案为: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试管c中现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选项abc实验现象
A浓盐酸MnO2品红溶液品红褪色
h硫酸NaHCO3Na2SiO3有白色色胶状沉淀产生
r浓氨水生石灰AlCl3溶液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
D70%H2SO4Na2SO3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由下列所给信息(Ⅰ、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是环戊烯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写为,环戊烯的化学性质跟链烯烃相似.
Ⅱ.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跟臭氧反应,再在锌粉存在下水解,这两步反应合称“烯烃的臭氧化分解”.例如:

(1)写出异戊二烯()臭氧化分解各种产物的结构简式及其物质的量之比n(HCHO):n(CH3COCHO)=2:1.
(2)某烃A,分子式为C10H16.A经臭氧化分解可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产物,其结构简式分别为HCHO和 ,A经催化加氢得产物B,B的分子式是C10H20.分析数据表明,分子B内含有六元碳环.则A的键线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零族的所有元素均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8
C.元素周期表中18个纵行对应18个族
D.Ⅷ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C.已知在120℃,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g)△H=-242kJ•mol-1
D.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硫酸稀溶液与氢氧化钾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1)△H=-114.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C.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D.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实验室中关于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冷暗处放置B.漂白粉可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D.Na在盛煤油的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4.6gN2O4晶体放入容积为2L的容器中,升温到25℃,N2O4完全汽化并发生反应:N2O4?2NO2,反应达到平衡后,同温下测得压强为N2O4,完全汽化而未发生反应时压强的1.2倍,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将变深
B.平衡时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6.7
D.若相同温度下的另一容器中N2O4浓度为0.03mol/L,NO2浓度为0.01mol/L时,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W、X、Y、Z均为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分属不同的周期;W和Z,X和Y分别同主族,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熔沸点:HmX>HmY
B.X、Y、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显中性
C.离子半径:Y<Z
D.X与Z可形成多种化合物,且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