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 10 | 20 | 30 |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
pH | 8.3 | 8.4 | 8.5 | 8.8 |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天津市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写出FeCl3的电离方程:
(3)使用过的腐蚀液会失效,但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将Fe2+转化为Fe3+,下列试剂能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氯气 B.铁 C.铜 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 NaOH的溶液4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
A.450mL,36g B.500mL,36g C.500mL,40g D.450mL,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Cl(泥沙) | 水 | 过滤、结晶 |
B | CO2( CO ) | O2 | 点燃 |
C | Fe(Zn ) | 稀硫酸 | 结晶 |
D | CO2(HCl ) | NaOH溶液 | 萃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 ℃时,0.1 mol·L-1稀醋酸加水稀释 ,如图中的纵坐标y可以是( )
A.溶液的pH B.溶液的导电能力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D.醋酸的电离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MnO4- → Mn2+ B.HCl → Cl2 C.Fe → Fe3+ D.KClO3 →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2∶1 B.1∶2 C.1∶4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OH→NaCl B.H2SO4→H2 C.HCl→Cl2 D.CaC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