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磷酸亚铁[Fe3(PO42•8H2O]是一种白蓝色单斜晶体,溶于稀强酸溶液,不溶于水、醋酸、醇.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实验室制备磷酸亚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主要反应为:3FeSO4+2Na2HPO4+2CH3COONa+8H2O=Fe3(PO42•8H2O↓+3Na2SO4+2CH3COOH
实验步骤:①在仪器a中先加入抗坏血酸(C6H8O6)稀溶液作底液;②向烧瓶中滴入足量Na2HPO4与CH3COONa混合溶液至pH=4;③再滴入含15.2gFeSO4的溶液,最终维持pH=6,静置;④进行操作b,干燥得到磷酸亚铁粗产品12.8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实验中由原料配制溶液时,蒸馏水事先要进行的处理方法是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溶解的氧气
(3)实验不是将三种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避免生成Fe(OH)2沉淀,制备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避免生成Fe(OH)2沉淀
(4)步骤④进行的操作b是过滤、洗涤
(5)检验磷酸亚铁粗产品中是否有Fe(OH)3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溶于适量盐酸,然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Fe(OH)3杂质,否则不含
(6)本次实验的磷酸亚铁产率是76.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1)仪器a为三颈烧瓶;
(2)配制溶液时加热抗坏血酸,防止Fe2+离子被氧化,蒸馏水事先要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溶解的氧气;
(2)①分别加入药品,混合溶液至pH=4时,再加入FeSO4溶液,防止生成Fe(OH)2沉淀;
②制备时需不断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也会防止生成Fe(OH)2沉淀;
(3)生成的Fe3(PO42•8H2O 固体混有杂质SO42-离子,通过检验SO42-,判断沉淀洗涤干净与否;
(4)步骤是分离不溶的固体与液体得到磷酸亚铁粗产品,需要采取过滤、洗涤等;
(5)用盐酸溶解,再用KSCN溶液检验Fe3+
(6)根据Fe原子守恒计算Fe3(PO42•8H2O的理论产量,进而计算产率.

解答 解:(1)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仪器a为三颈烧瓶,
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2)Fe2+具有强还原性,配制溶液时加热抗坏血酸,防止Fe2+离子被氧化,蒸馏水事先要煮沸、冷却,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溶解的氧气,避免氧化Fe2+
故答案为: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溶解的氧气;
(3)Na2HPO4与CH3COONa混合溶液呈碱性,直接混合容易产生成Fe(OH)2沉淀,实验时三种溶液分别加入,混合溶液至pH=4时,再加入FeSO4溶液,防止生成Fe(OH)2沉淀;
制备时需不断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也会防止生成Fe(OH)2沉淀;
故答案为:避免生成Fe(OH)2沉淀;使反应物充分接触,避免生成Fe(OH)2沉淀;
(4)步骤是分离不溶的固体与液体得到磷酸亚铁粗产品,需要采取过滤、洗涤等,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
(5)检验磷酸亚铁粗产品中是否有Fe(OH)3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溶于适量盐酸,然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Fe(OH)3杂质,否则不含,
故答案为:取少量固体溶于适量盐酸,然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Fe(OH)3杂质,否则不含;
(6)15.2gFeSO4的物质的量为$\frac{15.2g}{152g/mol}$=0.1mol,根据Fe元素守恒,理论上得到Fe3(PO42•8H2O的质量为0.1mol×$\frac{1}{3}$×502g/mol=16.73g,磷酸亚铁产率是$\frac{12.8g}{16.73g}$×100%=76.5%,
故答案为:76.5%.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涉及对仪器识别、物质的分离提纯、对操作的分析评价、实验方案设计、产率计算等,较好的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A.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应为:pH(甲)>pH(乙)( 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V(乙)(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相同温度、相同pH和相同体积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中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相等
B.温度下降1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
D.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与氢氧化钠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氯原子中,排布电子的原子轨道数为9个,其价电子层中存在3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发生分层,四氯化硅与四氯化碳分子结构相似,但遇水极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硅原子有3d空轨道,而碳原子没有d空轨道(因为没有2d轨道),不能接受氧原子的孤对电子,所以四硅化碳能水解而四氯化碳不能水解.
(3)熔融时氯化铝生成可挥发的二聚体Al2Cl6,其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有共价键和配位键,A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更高温度时二聚体离解生成AlCl3(与BF3结构类似),其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4)四种卤化物:NaF、CsCl、HF、HCl,其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aF>CsCl>HF>HCl.
(5)CuCl中基态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其晶体与闪锌矿相似,晶胞中氯原子分别位于面心和顶点,则位于晶胞内部的Cu原子有4个.其晶胞参数a=x nm,列式表示CuCl晶体的密度$\frac{398}{{N}_{A}×(x×1{0}^{-7})^{3}}$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一般都遵循“相似相溶”规律.下列装置中,不宜用做HCl尾气吸收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Br、CO2、H2O、CS2B.Cl2、Na2S、HCl、SO2
C.NaCl、HCl、H2O、NaOHD.Na2O2、H2O2、H2O、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氯水和B皆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于漂白一种物质时,其漂白效果是减弱(填“增强”“减弱”“不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原因SO2+Cl2+2H2O=2HCl+H2SO4
②D的浓溶液与铜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②D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向含有物质的量均为1mol 的KOH、Ba(OH)2、NH3•H2O、NaAlO2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增加→沉淀不变→沉淀再增加→沉淀不变→沉淀部分减少→沉淀不变.写出生成白色沉淀和第二次沉淀不变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CO2=BaCO3↓+H2O,CO32-+CO2+H2O=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Cl═2H2O+CuCl2
(2)在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3)欲迅速除去铝壶底部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好的方法是C
A.浓盐酸  B.稀硝酸    C.冷的浓硝酸  D.冷的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