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现有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B的原子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E两元素同主族,且E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D的2倍;F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G原子内层轨道全排满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G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C<O<N(用元素符号表示).
(3)CA3分子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形;CA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有二:氨气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气分子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4)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CA3的水溶液,可生成一种深蓝色离子[Cu(CA34]2+,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5)化合物CA5属于离子晶体;配合粒子中中心原子是H+
(6)E与G形成晶体R,晶胞如图所示.R的化学式为ZnS;E2-的配位数是4;已知R化学式量为M,晶胞边长为a 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晶体密度为ρ=$\frac{4M}{{{a^3}{N_A}}}$g/cm3.(列出表达式)

分析 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B的原子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则B为碳元素;D、E两元素同主族,且E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D的2倍,则D为O元素、E为S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F为Cr元素;G原子内层轨道全排满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8+18+2=30,故G为Zn.

解答 解: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B的原子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则B为碳元素;D、E两元素同主族,且E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D的2倍,则D为O元素、E为S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F为Cr元素;G原子内层轨道全排满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8+18+2=30,故G为Zn.
(1)F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G为Zn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IIB则,属于ds区元素,
故答案为:3d54s1;ds;
(2)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C<O<N,
故答案为:C<O<N;
(3)NH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frac{5-1×3}{2}$=4,故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形;氨气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气分子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NH3极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氨气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气分子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4)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NH3的水溶液,可生成一种深蓝色离子[Cu(NH34]2+,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化合物NH5属于离子晶体,为NH4H,配合粒子中H+提供空轨道,氨气分子提供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是H+,故答案为:H+
(6)晶胞中S原子数目为4,Zn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故化学式为ZnS,Zn2+的配位数为4,为1:1型化合物,故E2-的配位数为4,晶胞质量为4×$\frac{M}{{N}_{A}}$g,晶胞体积为a3,则晶体密度为ρ=4×$\frac{M}{{N}_{A}}$g÷a3cm3=$\frac{4M}{{{a^3}{N_A}}}$g/cm3
故答案为:ZnS;4;$\frac{4M}{{{a^3}{N_A}}}$.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氢键、分子结构与性质、配合物、晶胞结构与计算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欲除去CO2中的大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新制的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abcdefg
M层电子数1234567
A.a和cB.a和fC.d和gD.c和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B.分别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氨水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C.分别将FeO和Fe2O3溶于稀硝酸中,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同
D.分别向FeCl2和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的颜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魔棒”常用于晚会气氛的渲染,其发光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发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酸(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OOH(或HOOCCOOH、).
(2)关于CPP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草酸二酯是芳香化合物              
B.1mol草酸二酯最多可与4molNaOH反应
C.1mol草酸二酯在铂催化下最多可与6molH2加成
D.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3O8Cl6
(3)草酸、戊醇和芳香化合物M()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可以生成CPPO,
a: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①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6H++2MnO4-=2Mn2++10CO2↑+8H2O.
②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当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探究其原因,同学们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 H2C2O4(aq) KMnO4(H+)(aq)MnSO4(s)
质量(g)
 褪色时间(S)
C(mo•L-1)  V(mL) C(mol•L-1V(mL) 
 实验1 0.1 2 0.01 4 0 30
 实验2 0.1 2 0.014  54 
由此你认为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的原因是生成的Mn2+对此反应起催化剂的作用.
b:探究戊醇的结构
①戊醇的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在这些同分异构体脱水后可得6种烯烃(包括顺反异构)
c:芳香化合物M的相关性质
①请写出与M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M)有8种.
②芳香族化合物M可以由物质N氧化得到,已知苯酚和甲醛可以发生反应
.类似的,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则N结构简式为 (写出其中的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 l ) 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2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O;
(3)⑤的化学方程式是;⑨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⑦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危化仓库中往往存有钠、钾、硫、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等危险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NO3为爆炸物,在某温度下按下式进行分解:5NH4NO3═4N2↑+2HNO3+9H2O,则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之比为5:3;
(2)硫酸铜溶液是白磷引起中毒的一种解毒剂:1l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若6molH3PO4生成,则被CuSO4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3)NaCN属于剧毒物质,有一种处理方法其原理为: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3+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CN-+S2O32-=SCN-+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试剂可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保存的是(  )
A.硫酸B.氢氟酸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熔融的NaOHB.氨气C.蔗糖D.K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