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利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
B. | 利用装置乙分离乙酸(沸点:118℃)与乙酸乙酯(沸点:77.1℃) | |
C. | 利用装置丙可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 | |
D. | 利用装置丁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
分析 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
B.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
C.Cu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失去电子;
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上层,不能隔绝气体与水.
解答 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不能制备氯气,故A错误;
B.图中温度计水银球在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却水下进上出,蒸馏装置可分离混合物,故B正确;
C.Cu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失去电子,不能生成氯气,故C错误;
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上层,不能隔绝气体与水,不能防止倒吸,应选四氯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制备实验、混合物分离提纯、电解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⑥ | B. | ②④⑤⑦ | C. | ③④⑥⑦ | D. | ②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容器 | 温度/k |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 CH3OH的平衡浓度/mol•L-1 | ||
c(H2) | c(CO) | c(CH3OH) | |||
Ⅰ | 400 | 0.20 | 0.10 | 0 | 0.080 |
Ⅱ | 400 | 0.40 | 0.20 | 0 | |
Ⅲ | 500 | 0 | 0 | 0.10 | 0.025 |
A. | Ⅰ中反应在0-4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H2)=0.0020mol•L-1•min-1 | |
B. |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 |
C. | 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Ⅱ=Ⅰ>Ⅲ | |
D. | 达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0.020molH2、0.010molCO和0.010molCH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10的NaOH溶液和pH=4的醋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frac{c(C{H}_{3}CO{O}^{-})}{c(N{a}^{+})}$<1 | |
B. | 向Ba(OH)2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frac{c(N{H}_{3}•{H}_{2}O)}{c(N{{H}_{4}}^{+})}$减小 | |
C. |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frac{c(HC{{O}_{3}}^{-})•c(O{H}^{-})}{c(C{{O}_{3}}^{2-})}$保持不变 | |
D. | HClO溶液稀释为原来体积的100倍,$\frac{c(Cl{O}^{-})}{c(HClO)}$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 |
B. |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 |
C. |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 |
D. |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香草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
B. | 香草醛遇FeCl3溶液可以变紫色 | |
C. | 香草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2反应 | |
D. | 香草醛既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150 mL 1 mol•L-1的NaCl | B. | 75 mL 1.5mol•L-1的CaCl2 | ||
C. | 150 mL 3 mol•L-1的KCl | D. | 75 mL 2 mol•L-1的NH4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