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2-甲基丁烷与Cl2完全反应生成一氯代物,若不同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机会和速率完全相同,则取代产物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lCH(CH3)CH2CH3,该产物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0%.

分析 2-甲基丁烷为CH3CH(CH3)CH2CH3,氢原子的峰面积之比为6:1:2:3,若不同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机会和速率完全相同,可知取代峰面积为6的几率最大,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2-甲基丁烷为CH3CH(CH3)CH2CH3,氢原子的峰面积之比为6:1:2:3,若不同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机会和速率完全相同,可知取代峰面积为6的几率最大,生成物结构简式为CH2ClCH(CH3)CH2CH3,体积分数为$\frac{6}{6+1+2+3}×100%$=50%.
故答案为:CH2ClCH(CH3)CH2CH3;50%.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与结构式确定,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亚氯酸钠(NaC1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査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1O2的主要流程如图.

(1)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H2O2+2OH-=2 ClO2-+O2↑+2H2O
(3)装置Ⅲ中阳极的反应是4OH--4e-═O2↑+2H2O
(4)C1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盐酸的作用是起酸的作用
②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说明上述两反应中盐酸作用不同的原因盐酸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试剂不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
A.硫酸溶液B.KOH溶液C.盐酸D.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纯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度:c<b<a
B.溶液的pH值:b<a<c
C.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值一定偏大
D.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化氢等气体
B.将KI与浓硫酸混合,有紫色蒸气产生
C.浓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
D.用浓硫酸在木制品上“烙”字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1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U形管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X是阴极(填“阴”或“阳”),X极逸出无色(填“黄绿色”或“无色”)气体,同时X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②电解池中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2)如要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得到纯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填“粗铜”或“纯铜”).
②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在电解精炼过程中,电解液中伴随有Al3+、Zn2+产生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3)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电解池,其电解质溶液需用硫酸溶液,阳极材料是用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等质量的铝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金属铝均剩余
B.金属铝均溶解
C.盐酸中铝剩余,而氢氧化钠中铝全部溶解
D.氢氧化钠这铝剩余,而盐酸中铝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待品红溶液完全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无色溶液恢复为红色.
(4)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5)碳单质和浓硫酸会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frac{\underline{\;\;△\;\;}}{\;}$CO2↑+2H2O+2SO2↑.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可选择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 mol/L
B.该温度高于25°C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c(H+)=c(OH-)+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