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图1)和装置示意图如图2:
图1

已知:主反应: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 (s)△H<0
副反应:2H2O2=2H2O+O2↑,50℃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原因是制备过碳酸钠是放热反应,防止分解,其措施有冷水浴、磁力搅拌和缓慢滴加H2O2溶液.
(2)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增大钠离子浓度、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3)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4)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有BD.

A.NaHCO3            B.MnO2                                                   图2
C.Na2SiO3           D.Na2SO3
(5)过碳酸钠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钠,可用重量法测定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步骤:取样品溶解→加入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需要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的质量m1g、沉淀的质量m2g(用字母表示并注明其含义).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分析 双氧水和碳酸钠混合控制温度发生反应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s),静置过滤得到固体2Na2CO3•3H2O2,滤液中含有双氧水,将固体洗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2Na2CO3•3H2O2
(1)温度过高时过碳酸钠分解导致其产率过低;反应温度较低,控制温度可迁移苯与硝酸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可以搅拌冷却;让反应速率减小,缓慢滴加H2O2溶液;
(2)钠离子浓度越大,碳酸钠的溶解度越小;
(3)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水和乙醇互溶;
(4)过碳酸钠相当于带结晶双氧水的碳酸钠,具有双氧水的性质,催化剂、还原性物质易促进过碳酸钠反应而导致失效;
(5)沉淀法测定过碳酸钠质量分数需要称量样品质量和沉淀质量,列方程计算过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得到过碳酸钠质量分数.

解答 解:双氧水和碳酸钠混合控制温度发生反应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s),静置过滤得到固体2Na2CO3•3H2O2,滤液中含有双氧水,将固体洗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2Na2CO3•3H2O2
(1)制备过碳酸钠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会导致过碳酸钠分解,从而降低其产率;
反应温度较低,控制温度可迁移苯与硝酸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即水浴法;搅拌也可以控制温度,所以还可用磁力搅拌的方法;让反应速率减小控制温度,所以可用缓慢滴加H2O2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制备过碳酸钠是放热反应,防止分解;冷水浴;磁力搅拌;缓慢滴加H2O2溶液; 
(2)加入氯化钠固体或无水乙醇,钠离子浓度增大,降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增大钠离子浓度、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3)无水乙醇能和水互溶,且极易挥发,所以选用无水乙醇洗涤,所以其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故答案为: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4)过碳酸钠相当于带结晶双氧水的碳酸钠,具有双氧水的性质,催化剂、还原性物质易促进过碳酸钠反应而导致失效,二氧化锰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碳酸氢钠和硅酸钠都不与过碳酸钠反应,所以能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是二氧化锰和亚硫酸钠,故选BD;
(5)实验过程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m1g、沉淀的质量m2g,沉淀物质的量=$\frac{{m}_{2}g}{197g/mol}$=$\frac{{m}_{2}}{197}$mol,设过碳酸钠物质的量为x,含有的碳酸钠物质的量为y,依据碳元素守恒得到2x+y=$\frac{{m}_{2}}{197}$,
314x+106y=m1
x=$\frac{{m}_{1}-\frac{{m}_{2}×106}{197}}{102}$;
过碳酸钠质量分数=$\frac{{m}_{1}-\frac{{m}_{2}×106}{197}}{102}$mol×314g/mol÷m1g=$\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故答案为:样品的质量m1g、沉淀的质量m2g; $\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分析、计算及知识迁移、基本操作能力,难点是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计算,灵活运用原子守恒解答,(4)利用知识迁移方法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n[Ba(OH)2]:n[NaOH]=1:2
B.横坐标轴上p点的值为90
C.b点时溶质为NaHCO3
D.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2+2OH-→H2O+CO32-,CO2+H2O+CO32-→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
A.CH3CH2NO2B.CH2═CHBrC.CH2Cl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是一种白色固体,含10个结晶水的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H2O,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热的Na2CO3溶液来出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苹果“生锈”(新切开的苹果表面颜色逐渐变深)的原因进行探讨(注:题中所述颜色变化均已做过对比实验,不会因试剂本身而产生干扰).
[查阅资料]鲜苹果中营养物质的含量(mg/100g):蛋白质200-400,铁0.1-0.3,总糖1300-1500,并含有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
[提出假设]苹果“生锈”的可能原因:
假设1:由所含铁元素被氧化生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而形成;
假设2:由所含多酚被氧化而形成:
假设3:可能由所含铁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取所得苹果汁进行以下实验:
(1)经测定,鲜苹果汁的pH为3.48.
(2)观察,苹果汁呈黄色,加入少许某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黑色颗粒,果汁的颜色明显变浅.将果汁分为4份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3)第一份滴加少许KSCN溶液,未见红色,加入适量H2O2,仍未见红色,充分加热,液体的颜色反而变为无色,同时有气泡产生,再滴入少许FeCl2溶液,液体变为红色.
(4)第二份滴加足量溴水,有少量沉淀生成,静置后,倾出上层液体,固体经洗涤后成白色,在倾出的上层液体中滴加少许KSCN溶液,也未见红色,再滴入少许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呈棕黄色.
(5)第三份加入少许稀HNO3,充分加热,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液体的颜色明显变深,放置一段时间后,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但仍比加入HNO3前深,再滴加少许KSCN溶液,液体变为红色.
(6)配制相同体积的与(5)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液体颜色相近的FeCl3溶液,滴加与(5)中等量的KSCN溶液,溶液的红色比(5)中明显深许多.另取一只苹果,灼烧成灰,加入稀HCl充分搅拌后,取所得液体,滴入KSCN溶液,液体变为红色.
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3:可能由所含铁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2)完成操作1所用仪器的名称是研钵,经操作2后,所得苹果汁仍很浑浊,所作的处理是重复过滤,测定鲜苹果汁pH时所用的仪器或用品是pH计;
(3)处理苹果汁时所加的黑色颗粒可能是活性炭;
(4)实验(3)体现了H2O2的哪些性质(要求写两点)强氧化性(或漂白性)、不稳定性;
(5)通过实验(4)可推测,苹果中含有哪类物质多酚;实验中设置加入CCl4的目的是证明加入的Br2已经足量;
(6)对比实验(3)和实验(5),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硝酸的氧化性强于过氧化氢;对比实验(5)和实验(6),说明苹果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7)实验(5)中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的可能原因是(要求写两点)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苹果中还原性物质还原为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8)通过实验,你认为苹果中的“铁”以何种形式存在苹果中Fe与有机物结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温度,将2molCO与5mol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经过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v(CH3OH)=0.15mol•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CO和1.5molCH3OH,此时v正>v负(填“>”、“<”或“=”).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molCO与5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CH3OH的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v(CO)=2v(H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4)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充入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H<0,该反应在低温(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
a.及时分离除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H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去(NH42CO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H4HCO3杂质的方法是加入NaOH溶液
B.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
C.向两份Fe2O3的固体中分别加入HCl溶液与HI溶液,二者反应现象相同
D.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HNO3加热,能得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存在CO32-或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气、煤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
C.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
D.苯不具有典型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 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1
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