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Fe2O3、FeCO3、Al2O3、SiO2杂质),工业上用孔雀石制备硫酸铜的第一步需用过量的硫酸溶解并过滤.常温下,分别取滤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加入过量氨水:Fe3+、NH4+、SO42-、OH-
B.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SO42-、OH-
C.加入过量H2O2溶液:Fe2+、H+、SO42-、Cu2+
D.加入过量NaHCO3溶液:Na+、Al3+、SO42-、HCO3-

分析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Fe2O3、FeCO3、Al2O3、SiO2杂质),加入过量硫酸溶解后过滤,SiO2不反应,则滤液中含有的离子为:Cu2+、Fe3+、Fe2+、Al3+、SO42-、H+
A.铁离子与氨水反应;
B.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铝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C.双氧水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解答 解: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Fe2O3、FeCO3、Al2O3、SiO2杂质),加入过量硫酸溶解后过滤,SiO2不反应,则滤液中含有的离子为:Cu2+、Fe3+、Fe2+、Al3+、SO42-、H+
A.加入过量氨水后,Fe3+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后溶液中不会大量存在Fe3+,故A错误;
B.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Cu2+、Fe3+、Fe2+反应生成难溶物,Al3+反应生成AlO2-,所以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离子为Na+、AlO2-、SO42-、OH-,故B正确;
C.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反应后溶液中不会大量存在Fe2+,故C错误;
D.Al3+、HCO3-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不会大量存在Al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应用,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滤液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以黄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流程可简示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炉气制造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4Fe2O3+8SO2
(2)炉气精制的作用是将含SO2的炉气除尘、水洗和干燥,如果炉气不经过精制,对SO2催化氧化的影响是砷、硒等化合物会使催化剂中毒,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有不良影响;
(3)精制炉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11%、N2为82%)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图2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不选择B点,因为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大,消耗的动能大,SO2原料的转化率已是97%左右,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的余地很小,所以采用1个大气压、不选择C点,因为温度越低,SO2转化率虽然更高,但催化作用受影响,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不选C点;
(4)在SO2催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原料气,上层反应气经热交换器温度降到400~500℃进入下层使反应更加完全,从而充分利用能源.
(5)以黄铁矿为原料,用接触法制硫酸.黄抶矿煅烧时FeS2的利用率为90%,SO2的转化率为95%,SO2吸收为
H2SO4时的损耗率为2%.现有含70% FeS2的黄铁矿1t,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0.978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ol•L-1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该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3)配制溶液的过程如图3,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B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试回答:
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单质为金属晶体.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Co3+、CN-、6.
(3)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BF3、⑤H2O、⑥SO2、⑦SO3、⑧、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号)①③④⑦.
(4)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2SO4>H2SO3; HClO3<HClO4;   H3PO4>H3PO3
(5)依据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①NH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②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的立体构为平面三角形.
(6)H2O的沸点(100℃)比H2S的沸点(-61℃)高,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除了有范德华力还有氢键,而硫化氢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不能(B)能;
(2)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3)如图所示装置:
①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两极反应式为:正极2H++2e-=H2↑; 负极Mg-2e-=Mg2+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某一电极质量减少4.8g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反应后溶液的PH变大(变大、变小、不变).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Mg(Mg或 Al)一极
②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铝;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方程为2Al+2OH-+2H2O=2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①将海边大量的贝壳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制成石灰乳;
②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④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⑤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
(1)步骤①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CaO+H2O=Ca(OH)2
(2)步骤③中的蒸发利用风吹日晒完成,但在实验室中蒸发操作时需要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三角架、泥三角、坩埚钳等.
(3)海水中的镁以Mg2+形式存在,设计步骤②③将Mg2+转化为Mg(OH2)又重新转化为Mg2+的目的是提高Mg2+的浓度,起到富集的作用.
(4)步骤④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在HCl气流中,抑制MgCl2水解成Mg(OH)2,目的是带走水蒸气.
(5)有同学认为:可以在步骤②后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以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不同意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为因为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耗费大量的能量增加生产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H2O═H++OH-B.NaHSO4═Na++HSO4-
C.NaHS═Na++HS-D.HCO3-═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已知NaHA水溶液呈碱性.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A-既能电离又能水解:HA-+H2OH2A+OH-,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②在NaHA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HA-)>c(OH-)>c(H+)>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K1、K2
(填“K1”、“K2”或“K3”,下同),打开K3
(2)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K1、K2、K3均关闭,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
(3)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碱石灰,为何要缓缓打开K1?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
(4)实验结束时,量筒Ⅰ中有x 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 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frac{78y}{53x+25y}$×100%(用含x、y的式子表示,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