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氢气所占体积约为22.4L
B.气态物质所占的体积主要由分子数目和分子间距离决定的
C.1molO2与1molO3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D.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的距离不同

分析 A.状况未知,Vm不确定;
B.气体的体积受分子数目、分子之间距离及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C.结合N=nNA分析;
D.物质三态中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体中粒子间隔最小.

解答 解:A.状况未知,Vm不确定,则不能计算1mol氢气的体积,故A错误;
B.气体的体积受分子数目、分子之间距离及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则气态物质所占的体积主要由分子数目和分子间距离决定的,故B正确;
C.由N=nNA可知,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子数相同,故C正确;
D.物质三态中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体中粒子间隔最小,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的距离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气体体积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  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Na2O2+2N2O3═4NaNO2+O2B.Na2O2+2NO2═2NaNO2+O2
C.Na2O2+N2O5═2 NaNO3+O2D.2Na2O2+2Mn2O7═4NaMnO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现有mA(s)+nB(g)?qC(g)△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ψ(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n<qB.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v(逆)D.x点比y点的正反应速率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物质的量的单位mol,摩尔质量单位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Cu2+C.可能含有SO32-D.肯定不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地壳中含量第一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A与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232)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为黑色固体C和另一单质D,单质D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可得到B.则
(1)写出构成金属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
(2)写出D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现有mgX气体,X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m}{M}$mol;
(2)该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frac{2m{N}_{A}}{M}$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frac{22.4m}{M}$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中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mρ}{M(1000+m)}$mol/L.
(5)已知X气体在水中易溶,通常1L水能溶解500L X气体.常温常压下将充满X气体的500mL集气瓶倒扣入足量水中,集气瓶中得到的溶液中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V}_{m}}$mol/L(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不考虑集气瓶中溶液向水中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某有机物X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8%,已知该物质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的分子式为C7H8O.若1mol X与浓溴水反应时消耗了3mol Br2,则X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科研人员设计出将硫酸渣(主要成分Fe2O3,含有少量的SiO2等杂质),再利用的流程.流程中的滤液经过多次循环后用来后续制备氧化铁粉末.

(1)为了加快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将硫酸渣粉碎、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搅拌等.(写出一点即可)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在温度T1、T2(T1>T2)下进行该反应,通过检测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绘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得出结论:该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
①通入SO2气体“还原”时,试解释pH下降的原因是Fe3+将SO2的水溶液(H2SO3)氧化为H2SO4
②相同时间内,T1温度下溶液的pH更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SO2的溶解度下降.
(3)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SO4
(4)为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以控制加入SO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20.00ml的反应后溶液,稀释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晶体和2~3滴淀粉溶液,用0.50mol/L的Na2S2O3溶液与碘反应,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共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2I-=2Fe2++I2;   2Na2S2O3+I2=Na2S4O6+2NaI
试计算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