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1)NO和NO2是常见的氮氧化物,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①氮氧化物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产生光化学烟雾或形成酸雨(写一种).
②氧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转化如下:NO$→_{反应Ⅰ}^{O_{3}}$NO2$→_{反应Ⅱ}^{CO(NH_{2})_{2}}$N2
反应Ⅰ为:NO+O3═NO2+O2,生成11.2L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反应Ⅱ中,当n(NO2):n[CO(NH22]=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NO2+4CO(NH22=7N2+8H2O+4CO2
(2)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氮气的电子式为;NH3的稳定性比PH3的强(填“强”或“弱”).
②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氨在水中存在平衡为NH3+H2O?NH3•H2O?NH4++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分析 (1)①根据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来回答,氮氧化物是污染性气体,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②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确定电子转移数目;反应方程式中,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①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
②结合NH3+H2O?NH3•H2O?NH4++OH-及平衡移动分析.

解答 解:(1)①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故答案为:产生光化学烟雾或形成酸雨;
②NO+O3═NO2+O2,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是2mol,生成11.2L即0.5mol 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当n(NO2):n[CO(NH22]=3:2,即NO2和CO(NH22的系数之比是3:2,其方程式表示为:6NO2+4CO(NH22=7N2+8H2O+4CO2
故答案为:1;6NO2+4CO(NH22=7N2+8H2O+4CO2
(2)①氮气中N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存在N≡N,则氮气的电子式为,非金属性N>P,则NH3的稳定性比PH3强,
故答案为:;强;
②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是因氨在水中存在平衡为NH3+H2O?NH3•H2O?NH4++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故答案为:氨在水中存在平衡为NH3+H2O?NH3•H2O?NH4++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点评 本题考查氮氧化物的有关知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原理、非金属性比较等,综合性较强,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_{29}^{64}$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29}^{64}$Cu 的核电荷数为 29B.${\;}_{29}^{64}$Cu 的质子数为 35
C.${\;}_{29}^{64}$Cu 的中子数为 64D.${\;}_{29}^{64}$的核外电子数为 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铝、钾各 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 反应最剧烈的单质是钾,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的是铝.
(2)向 Na2S 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反应离子方程式 为S2-+Cl2═S↓+2Cl-
(3)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仪器 A 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 D 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①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 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 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C 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 A 中加盐酸、B 中加 CaCO3、C 中加 Na2SiO3 溶液,观察到 C 中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 C 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现象是:开始滴加时有红褐色沉淀出现,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4)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能(填“能”或“不能”)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可用溴水溶液来鉴别的是(  )
A.乙烯与乙炔B.乙烯与甲烷C.苯与直馏汽油D.苯与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R>Z
B.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Z与W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R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D.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苯胺,易被氧化).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来合成多种重要的有机物.以甲苯为初始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等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4个特征峰.
(2)中间产物D与目标产物Y的关系是同分异构体.
(3)写出结构简式:A,C,E
(4)写出阿司匹林与足量的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