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1、0.1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mol•L-1)是(  )
A.0.015B.0.225C.0.035D.0.045

分析 n(Cu)=$\frac{1.92g}{64g/mol}$=0.03mol,混合酸中n(H+)=0.4mol/L×0.1L+0.1mol/L×2×0.1L=0.06mol,n(NO3-)=0.4mol/L×0.1L=0.04mol,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判断过量后以不足量代入计算.

解答 解:n(Cu)=$\frac{1.92g}{64g/mol}$=0.03mol,混合酸中n(H+)=0.4mol/L×0.1L+0.1mol/L×2×0.1L=0.06mol,n(NO3-)=0.4mol/L×0.1L=0.04mol,
由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与NO3-过量,H+不足,
n(Cu2+)=0.06mol×$\frac{3}{8}$=0.0225mol,
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0225mol}{0.1L}$=0.225mol/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过量计算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8.985g 含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分解越完全,消耗盐酸的量越少
B.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固体中氯化钠为5.85g
C.固体中碳酸氢钠含量越多,钠元素的含量也越多
D.溶液中的钠离子为0.11mol,原固体中的碳酸氢钠为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性质用途
A液氨气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二氧化硅能与HF反应可用作光导纤维
D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可用作漂白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Mg与F2反应放热最多
B.MgF2(s)+Br2(l)═MgBr2(s)+F2(g)吸热
C.MgBr2与Cl2反应放热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Br2+2Fe2++2I-═I2+4Br-+2Fe3+
B.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缓慢加入镁粉4Cu2++2Ag++5Mg═4Cu+2Ag+5Mg2+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2Fe(OH)3+6H++2I-═2Fe2++I2+6H2O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多: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近日,雾霾又上了度娘热搜榜.其主要成分包括灰尘、SO2、NOx、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烟气脱硝是治理雾霾的方法之一.
(1)氨气是常见的烟气脱硝剂之一,其脱硝原理是与NO(g)反应生成空气中存在的两种无毒物质.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6NO=5N2+6H2O.
②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105℃时,则上述脱硝反应的△H=-1811.63kJ•mol-1,该反应能(填“能”“否”或“不能确定”)自发进行,
③上述脱硝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4mol.
(2)臭氧也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的反应之一为2NO2(g)+O3(g)?N2O5(g)+O2(g),不同温度下,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相关信息如表及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容积/L11
温度/KT1T2
起始充入量lmolO32mol NO2lmolO3 2mol NO2
①0~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O3)=mol•L-1•min-1
②T1<T2(填“>”“<”或“=”),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L•mol-1
③下列措施能提高容器乙中NO2转化率的是D (填序号).
A.向容器中充入He,增大容器的压强  B.升高容器的温度
C.向容器中再充人一定量的NO2D.向容器中再充入lmol O3和2mo NO2
④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甲中充入2mo1NO2、lmolO3、2mollN2O5和2molO2,则脱硝反应达到平衡前,
v(正)<v(逆)   (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ABCDE
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20.074
主要化合价+1+3+2+6、-2-2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D<H2E
C.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A<B
D.C2+与A+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Br2(填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Fe3+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写出丙同学的一种方案,选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填在下表空格中.(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实验现象
方案①d或b②溶液变成血红色或下层的四氯化碳溶液依然无色
(4)应用与拓展
①在少量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frac{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