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 A. | a mL | B. | (50﹣a)mL | C. | 大于(50﹣a)mL | D. | 大于a mL |
考点:
中和滴定.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满刻度在下端,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滴定管满刻度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量筒与此相反,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满刻度在下端,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滴定管满刻度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50mL滴定管中实际盛放液体的体积大于50ml,因此,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还有满刻度以下的溶液一并放出,总量超过(50﹣a)ml,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大于(50﹣a)m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式滴定管的结构,注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满刻度在下端,滴定管满刻度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3年“非典”曾在我国流行,民间都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为消毒剂,因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过氧乙酸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杀菌作用
C. 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浓度不是越大越好
D. 过氧乙酸与苯酚混合使用杀菌能力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10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其中氧元素为﹣2价)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是氧化产物
B.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 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
D. ClO2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来自于电解氧化铝.工业上电解氧化铝要求其纯度不得低于98.2%,而天然铝土矿的氧化铝含量为50%~70%,杂质主要为Si02、Fe2O3、Ca0、Mg0、Na20等.工业生产铝锭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一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
沉淀物 Al(OH)3 Fe(OH)3 Mg(OH)2
开始沉淀pH(离子初始浓度为0.01mol/L) 4 2.3 10.4
完全沉淀pH(离子初始浓度为<10﹣5mol/L) 5.2 4.1 1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名称为 .
(2)固体A的化学式为 ,物质C的化学式为 .
(3)步骤④调节pH的范围为 .
(4)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含有A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AgCl的溶解度增大 | B. | 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 |
| C. | Ksp(AgCl)增大 | D. | 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1与Bmol•L﹣1,则A和B的关系为( )
| A. | A>B | B. | A=10﹣4B | C. | B=10﹣4A | D. | 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 A. | 2FeCl3(aq)+2KI(aq)═2FeCl2(aq)+2KCl(aq)+I2(aq)△H<0 |
| B. | 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aq)+8H2O(l)△H>0 |
| C. | 4Al(s)+6H2O(l)+3O2(g)═4Al(OH)3(s)△H<0 |
| D. | Zn(s)+2MnO2(s)+2H2O(l)═2MnOOH(s)+Zn(OH)2(s)△H<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A. v(NH3)=0.01 mol•L﹣1•s﹣1 B. v(O2)=0.001 mol•L﹣1•s﹣1
C. v(NO)=0.001 mol•L﹣1•s﹣1 D. v(H2O)=0.045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