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大于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0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0.36mol/L.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1.28mol/L.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即逆反应方向移动.

分析 (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反应速率利用公式v=$\frac{△c}{△t}$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2)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
②计算T℃时两种物质的浓度,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
(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解答 解:(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frac{0.06mol/L}{60s}$=0.0010mol•L-1•s-1;K1=$\frac{c{\;}^{2}(NO{\;}_{2})}{c(N{\;}_{2}{O}_{4})}$=$\frac{(0.12mol/L){\;}^{2}}{0.04mol/L}$=0.36mol/L,
故答案为:大于;0.0010;0.36mol/L;
(2)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②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0mol•L-1•s-1×10s×2=0.16mol•L-1,c(N2O4)=0.040mol•L-1-0.0020mol•L-1•s-1×10s=0.020mol•L-1,K2=$\frac{(0.16mol/L){\;}^{2}}{0.020mol/L}$=1.28mol/L,故答案为:1.28mol/L;
(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即逆反应方向移动.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G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表示单键或双键),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图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E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羧基(填名称).
(3)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E→F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书写化学方程式
C→D
E→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光纤通讯是光导纤维传送信号的一种通讯手段,合成光导纤维及氮化硅(一种无机涂层)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氧化剂为SiO2(填化学式).
(2)经反应II所得的四氯化硅粗品中所含的物质如表:
组分名称SiCl4SiHCl3SiH2Cl2HClBCl3PCl3
质量分数0.5450.4050.04620.00030.001930.00157
沸点/℃57.631.88.2-8512.575.5
图中“操作X”的名称为精馏(或蒸馏);PCl3的电子式为
(3)反应III和IV中尾气的用途为制取盐酸;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3SiCl4+4NH3$\frac{\underline{\;1400℃\;}}{\;}$Si3N4+1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太阳能电解水可获得最理想的单质燃料X,但运输极不方便,国外试用了如下的方法把X转变成便于运输的甲醇燃料;将空气通过极浓的NaOH溶液中,此时空气中的Y有70%被吸收,转变为正盐Z,当Z达到饱和后即加入硫酸,此时溶液会放出纯净的气体Y.一定条件下通过X与Y反应生成甲醇.试回答以下问题:
(1)Z是Na2CO3(写化学式),X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2)在120℃,如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活塞被固定在整个装置的中间,X与Y按(1)在Ⅰ中进行反应:
X(g)+Y(g)?CH3OH(g)+D(g)
(未配平)
A(g)+B(g)?2C(g)
若活塞可左右自由滑动并且导热,起始时Ⅰ中X为n mol,Y为6.5 mol,CH3OH(g)和D各为2 m ol;Ⅱ中A、B、C各为4 mol.当 n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Ⅰ和Ⅱ中温度始终相等),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 n=2.5,则1中起始时反应向正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时反应向该方向进行,则 n 的取值范围是1.5<n<4.5.
②若 n 分别取3.0和4.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温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L容器中通入6mol CO2、6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表:
物质CH4CO2COH2
体积分数0.10.10.40.4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CO(g)+H2O (g)═CO2(g)+H2 (g)△H=+2.8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247.3kJ•mol-1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1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反应压强、增大CO2的浓度.
③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Al2O4+32H++2NO3-=6Cu2++6Al3++2NO↑+16H2O.
(3)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①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ab.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②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CO2+Li4SiO4$?_{700℃}^{500℃}$Li2CO3+Li2SiO3
(4)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CO2+H2O$\frac{\underline{\;电解\;}}{高温}$CO+H2+O2
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CO2+2e-═C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中,也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的选择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磷酸铁钾(LiFePO4)以其高倍率性、高比能量、高循环特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环保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能源新星”.
(1)高温固相法是磷酸铁锂生产的主要方法.通常以铁盐、磷酸盐和锂盐为原料,按化学计量比充分混匀后,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中先经过较低温预分解,再经高温焙烧,研磨粉碎制成.其反应原理如下:
Li2CO3+2FeC2O4•2H2O+2NH4H2PO4═2NH3↑+3CO2↑+2LiFePO4+2CO↑+5H2O↑
①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理论上,反应中每转移0.15mol电子,会生成LiFePO423.7g;
③反应需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中进行,其原因是防止Fe(Ⅱ)被氧化;
(2)磷酸亚铁锂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极材料橄榄石型LiFePO4通过粘合剂附着在铝箔表面,负极石墨材料附着在铜箔表面,电解质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

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LiFePO4+6C$?_{放电}^{充电}$Li1-xFePO4+LixC6,则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充电时,Li+迁移方向为由左向右(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图中聚合物隔膜应为阳(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3)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若用放电的电流强度I=2.0A的电池工作10分钟,电解精炼铜得到铜0.32g,则电流利用效率为80.4%(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已知: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电流利用效率=$\frac{负载利用电量}{电池输出电量}$×100%)
(4)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的LiFePO4难溶于水,可用H2SO4和H2O2的混合溶液浸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FePO4+2H++H2O2═2Li++2Fe3++2PO4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BCD
用品
主要成分H2O2Na2CO3Al(OH)3NaCl
用途消毒剂发酵粉抗酸药调味品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B.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C.乙苯和苯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健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氢硫酸、三氧化硫
B.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氨气
C.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
D.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氢硫酸、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