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
(2)bc段依次发生两个离子反应,首先是CO2+2OH-=CO32-+H2O,其次是CO2+CO32-+H2O=2HCO3-
(3)cd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O2+H2O+CaCO3=Ca2++2HCO3-

分析 向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CO2,氢氧化钙优先反应(ab段),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然后KOH与二氧化碳反应(bc段):2KOH+CO2═K2CO3、K2CO3+H2O+CO2═2KHCO3;最后碳酸钙沉淀溶解(cd):CaCO3+H2O+CO2═Ca(HCO32,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1)ab段氢氧化钙优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
故答案为:CO2+2OH-+Ca2+=CaCO3↓+H2O;
(2)bc段K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3-
故答案为: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3-
(3)cd段沉淀逐渐减少,说明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aCO3=Ca2++2HCO3-
故答案为:CO2+H2O+CaCO3=Ca2++2HC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对可逆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满足以下关系:$\frac{{c}^{c}(C)•{c}^{d}(D)}{{c}^{a}(A)•{c}^{b}(B)}$=K,K为一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其反应的K值只与温度有关,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达到平衡时K小于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0mol H2O,1.0mol CO2和5.0mol H2时,上述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兴趣小组欲测定市场上某H2O2消毒液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操作
己知:2MnO4-+5H2O2+6H+═2Mn2++8H2O+5O2
操作①:取10.00mLH2O2溶液(密度为1.00g•mL-1)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再加稀硫酸酸化;
操作②:用0.200 0mol•L-1KMnO4溶液滴定;
操作③:用同样方法滴定,4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盛装KMnO4溶液应选取的仪器是C(填序号).
A.50mL酸式滴定管 B.50mL碱式滴定管
C.25mL酸式滴定管 D.25mL碱式滴定管
(2)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30秒内不恢复.
(3)分析数据,计算该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既是吸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的反应B.碳不完全燃烧
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D.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的是(  )
①Na ②镁条 ③石灰水④NaOH ⑤Na2CO3•10H2O ⑥NaCl.
A.①②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SO42-B.Cu2+、Cl-、NO3-、OH-
C.Ca2+、Na+、CO32-、NO3-D.K+、Fe3+、NO3-、S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有下列反应:5HSO3-+2IO3-=5SO42-+I2+3H++H2O…①
H2O+HSO3-+I2=SO42-+2I-+3H+…②
IO3-+I-+H+=I2+H2O(未配平)…③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离子或分子,下同)IO3->I2>SO42-;还原剂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SO3->I2>I-
(2)反应③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3)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1molKIO3的溶液,反应完全后,混合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有I-、SO4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若要使溶液中的n(I2)最大,则需滴加n(IO3-)对应的最小值为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CO2和CH4均为温室气体,若得以综合利用,对于温室气体的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1)已知:CO2(g)+CH4(g)═2CO(g)+2H2(g)△H═+247.3kJ/mol 
CH4(g)═C(s)+2H2 (g)△H═+75KJ/mol
反应2CO(g)?C(s)+CO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中△H<0,△S<0,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2)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CO(g)+2H2(g)═CH3OH(g).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b mol CO和2b mol H2,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放(填“吸”或“放”)热反应;
P1<P2(填“>”、“<”或“=”).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b}^{2}}$(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200℃时,上述反应经过tmin达到平衡,则该时间段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b}{2t}$mol/(L.min).
(3)以渗透于多孔基质的惰性导电物质材料为电极,用35%~50%KOH为电解液,甲烷和空气为原料,构成碱性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4)以甲烷燃料电池做电源,用如图2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产生的原因是Al3++3HCO3-═Al(OH)3↓+3CO2↑.
(5)已知25℃时,Al(OH)3的Ksp=8.0×10 -33.若使某铝盐溶液中的Al3+降至1.0×10-6 mol.L-l时,则需调节溶液的pH至5.3  (已知lg5=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CH-K)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A.聚乙炔B.聚乙烯C.聚苯乙烯D.聚丁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