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最近几年我国已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l)用CH4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2(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③H2O(g)=2H2O(l)△H=-44.0KJ?mol-1
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2C(s)+2NO2(g)?N2(g)+2CO2(g)△H<0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s) 和N02(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②0-10min,10?20min,30?40min三个阶段NO2的转化率分别为a1、a2、a3,其中最小的为
 
,其值是
 

③计算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④第10min时,若只改变了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则改变的条件为
 
 (填选项字母).
A.增加C(s)的量 B.减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⑤20?30min、40?50min时体系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T1
 
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构建目标方程式,再计算反应热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①由图中数据分析,结合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得到,v=
△c
△t

②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各时间段内的转化率再比较大小;
③在2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根据图中平衡浓度,依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计算得到;
④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第10min时,反应速率增大,各物质的浓度没有突变;
⑤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解答: 解:(1)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③H2O(g)=H2O(l)△H=-44.0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2得到:CH4(g)+2NO2(g)=N2(g)+CO2(g)+2H2O(l)△H=-955 kJ?mol-1
故答案为:CH4(g)+2NO2(g)=N2(g)+CO2(g)+2H2O(l)△H=-955 kJ?mol-1
(2)①0min~10min以v(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
0.2mol/L
10min
=0.02 mol?L-1?min-1,故答案为:0.02 mol?L-1?min-1
②0-10min时NO2的转化率为a1=
1.0-0.8
1.0
×100%=20%,10?20min时NO2的转化率为a2=
0.8-0.4
0.8
×100%=50%,30?40min时NO2的转化率为a3=
0.4-0.3
0.4
×100%=25%,所以a1最小,
故答案为:a1;20%;
③20-30min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C(s)+2NO2(g)?N2(g)+2CO2(g),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c(CO2)=0.6mol/L,c(N2)=0.3mol/L;c(NO2)=0.4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c2(CO2)?c(N2)
c2(NO2)
=
0.62×0.3
0.42
=0.675,
故答案为:0.675;   
④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第10min时,反应速率增大,各物质的浓度没有突变,说明容器的体积没有变化,而增加C(s)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C;
⑤20?30min与20?30min相比较,40?50min时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40?50min时的温度比20?30min时低,即T1>T2
故答案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判断,转化率的计算等,题目中涉及的计算的内容较多,题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化学基础》
(1)根据官能团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鉴别和除杂.
①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填字母).
a.乙炔            b.乙醇               c.乙酸
②区分甲苯和苯酚,不可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FeCl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溴水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2)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异丙苯的结构简式为
①异丙苯中至多有
 
个碳原子共平面.
②异丙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溴代物种类最少的芳香烃的是
 

③由异丙苯制备对溴异丙苯的反应条件为
 

(3)化合物III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①该合成路线中第二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②在一定条件下,Ⅰ、Ⅱ、Ⅲ3种化合物中的
 
(填序号)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
③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水解,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X的结构简式为
 

④请写出区分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
提出问题:苯分子的结构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吗?
(1)提出假设:
从苯的分子式来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由此推测,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苯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有两种.
(2)实验验证:
①往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是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填“相同”或“不同”).
(3)结论:苯分子中
 
 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苯分子的结构简式还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酸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
(1)把乙酸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把乙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溶液中有气泡逸出,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
 
(填写“强”或“弱”);
(3)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在加热时可以生成一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碘钨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W(s)+I2(g)?WI2(g).
为模拟上述反应,在实验室中准确称取0.004mol碘、0.004mol金属钨放置于50.0mL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如图1是混合气体中的WI2
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填写“放热”、“吸热”)反应.
(2)反应从开始到t1(t1=3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
 

(3)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Ⅱ、图2中甲为乙醚(C2H5OC2H5)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同学想在乙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Ⅲ、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现将CaCl2溶液与2×10-4mol/L 的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为,俗名为水杨酸,在 医学上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由于它具有酸性而刺激胃肠道产生严重的反应,因此通常将它先转化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服用后在人体内会缓慢反应生成水杨酸:

据此,请回答:
这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有时,生产厂家将乙酰水杨酸制成其钠盐或钙盐,目的是
 
,以防止刺激胃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
 
做氧化剂,
 
做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C、2mol氢气和1 mol氧气化合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 kJ?mol-1
D、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