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关系
(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是(填装置的编号):④→②→①→③.
(3)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的存在,B瓶溶液的作用是充分吸收SO2,C瓶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是否已被吸收完全.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确证的产物是水,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的理由是由于产物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前.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CO2

分析 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存在,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电子转移情况
故答案为:
(2)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存在,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①③;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3)A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检验二氧化碳前必须确保混合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硫,所以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硫,C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验证SO2的存在;  充分吸收SO2;验证SO2是否已被吸收完全;
(4)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的存在情况,由于产物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前;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由于产物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前;
(5)二氧化硫除尽后,剩余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澄清的石灰水;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与碳反应产物的判断,明确浓硫酸的性质及发生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明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时,需要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主族元素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K>Ga>AlB.碱性:KOH>Ga(OH)3>Al(OH)3
C.离子的氧化性:K+>Ga3+>Al3+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Ga>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成键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饱和机物中碳原子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C原子只能与C原子形成不饱和键
C.任何有机物中H原子数目不可能为奇数
D.五个C原子之间能够形成五个碳碳单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Al<Na;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iO3<H2CO3<HNO3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3)甲、乙是由②③④三种元素中一种或两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阴离子,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甲与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乙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3CO+Fe2O3$\frac{\underline{\;\;△\;\;}}{\;}$2Fe+3CO2
(4)已知在25℃、101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l 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
(5)以⑥的单质材料为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有吸附性的难溶物R,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Al-3e-=Al3+,Al3++3HCO3-═Al(OH)3↓+3CO2↑或Al-3e-+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0.2mol/L的Na2CO3溶液480mL.
(1)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本实验所需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28.6g;
(3)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④,偏低的有②③,无影响的有⑤.(填序号)
(4)某同学改用固体Na2CO3配制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包含遗漏)之处有B.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 3.84g 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淡,共收集到1134mL 气体(标准状况).再把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内液面上升,再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
A.672 mLB.168 mLC.504 mLD.224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课外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铵、生石灰和硫酸四种药品从AgNO3(内含少量Fe3+和A13+)溶液中提取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框中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①NH4CO3、CaO ②NH3③[Ag(NH32]OH④A1(OH)3、Fe(OH)3⑤蔗糖、稀硫酸⑥葡萄糖
(2)写出生成沉淀④的离子方程式:3NH3•H2O+A13+=A1(OH)3↓+3NH4+、3NH3•H2O+Fe3+=Fe(OH)3↓.
(3)写出生成单质银的化学方程式:CH2OH(CHOH)4CHO+2[Ag(NH32]OH$\stackrel{水浴}{→}$CH2OH(CHOH)4COOH+2Ag↓+H2O+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在200mL2mol/L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8g.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
(2)在质量分数为28%的KOH水溶液中,OH-与H2O数目之比是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Ca3(PO42与SiO2、C高温共热可以反应得到CaSiO3、P4蒸气和CO.反应如下:
Ca3(PO42+SiO2+C$\stackrel{高温}{→}$CaSiO3+P4↑+CO↑
(1)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Ca3(PO42+6SiO2+10C$\stackrel{高温}{→}$6CaSiO3+1P4↑+10CO↑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p,氧化产物是CO.
(3)每消耗24.0g碳时,有4NA个电子发生转移,生成P424.8g.
(4)反应所得混合气体,折算成标况下,其气体密度为1.64g/L(保留两位小数).与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磷元素相同主族的氮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若某污水中NH4Cl含量为180mg/L.
(5)写出NH4Cl的电子式
(6)为除去废水中的NH4+,向103L该污水中加入0.1mol/LNaOH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H4++OH-→NH3+H2O.则理论上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33.64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