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 |
B. |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 |
C. | 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 |
D. |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分析 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
解答 解:A、纯碱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温度越高越促进油污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氯水中存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的可逆反应,光照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平衡正向移动,氯气消耗,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500℃的温度,不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符合平衡移动的原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判定加热时有无晶体飞溅 | B. | 判断是否已失去全部结晶水 | ||
C. | 判断是否有其他杂质 | D. | 防止失水后又吸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
B. | 已知2CO(g)+O2(g)=2CO2(g)△H=-566 kJ•mol-1,则CO的燃烧热△H=-283 kJ | |
C. |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 |
D. |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_{500℃/30Mpa}^{催化剂}$ 2NH3(g)△H=-38.6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12g 12C含中子数为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 |
C. | 28g CO和N2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
D. | 2mol钠与足量O2完全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电子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 |
B. | 58.5gNaCl晶体中含有NA个NaCl分子 | |
C. | 56g铁粉与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A | |
D. | 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