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锌是一种过渡金属,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硫酸铅是生产锌的副产品.
(1)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4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将闪锌矿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ZnS+3O2$\frac{\underline{\;高温\;}}{\;}$2ZnO+2SO2
(2)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②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置换出Fe等,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③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3)工业冶炼锌的过程中,会产生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Ag、Zn、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利用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已知:25℃时,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
①已知步骤Ⅰ有NO气体产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Pb2+.写出Pb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Pb+8HNO3=3Pb(NO32+2NO↑+4H2O.
②步骤Ⅰ需控制Pb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目的是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或使Ag留在浸出渣中),产品PbSO4还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目的是除去附着在硫酸铅表面的微溶物硫酸钙.
③母液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HNO3(填一种物质);母液经过处理可得电镀Zn时电解质溶液,在铁棒上镀锌时,阳极材料为Zn或锌.
(4)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2O+Zn+H2O=2Ag+Zn(OH)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式为Ag2O+H2O+2e-═2Ag+2OH-

分析 (1)焙烧中硫化锌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硫;
(2)①ZnS在氧气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产物出来氧化锌外还有硫的氧化物,可转换为硫酸,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②锌的活泼性强于铁,能够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铁;
③依据题意“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可知反应物中含有H+和O2,可以获得非金属单质S;
(3)①根据题给信息硝酸把铅氧化成Pb2+,硝酸被还原成NO,据此写出方程式;
②铅浮渣中含银,银也和硝酸反应;硫酸钙微溶,易沉淀在PbSO4表面,所以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除去CaSO4
③Pb(NO32溶液加硫酸后生成硫酸铅沉淀和硝酸,过滤得滤液含硝酸;铁棒上镀锌,镀层金属作阳极,锌作阳极;
(4)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总反应书写电极方程式.

解答 解:(1)由题中信息可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S+3O2$\frac{\underline{\;高温\;}}{\;}$2ZnO+2SO2
故答案为:2ZnS+3O2$\frac{\underline{\;高温\;}}{\;}$2ZnO+2SO2
(2)①ZnS在氧气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产物出来氧化锌外还有硫的氧化物,可转换为硫酸,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故答案为:浸出;                                                    
②该含锌矿中还含有FeS等杂质,浸出操作后转化为亚铁离子,可加入锌粉出去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Zn+Fe2+=Zn2++Fe;
故答案为:置换出Fe等,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③“氧压酸浸”法顾名思义,可知反应物中含有H+和O2,可以获得非金属单质S,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故答案为:2ZnS+4H++O2=2Zn2++2S↓+2H2O;   
(3)①根据题给信息硝酸把铅氧化成Pb2+,硝酸被还原成NO,故反应方程式为3Pb+8HNO3=3Pb(NO32+2NO↑+4H2O;
故答案为:3Pb+8HNO3=3Pb(NO32+2NO↑+4H2O;
②若硝酸过量,则过量的硝酸会和银反应生成硝酸银,产品中会有杂质,所以步骤I需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其目的是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硫酸钙微溶,易沉淀在PbSO4表面,所以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除去CaSO4
故答案为: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或使Ag留在浸出渣中);除去附着在硫酸铅表面的微溶物硫酸钙;
③Pb(NO32溶液加硫酸后生成硫酸铅沉淀和硝酸,所以母液可循环利用于步骤I,其溶质主要是HNO3,铁棒上镀锌,镀层金属作阳极,锌作阳极,
故答案为:HNO3;Zn或锌;
 (4)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Ag2O+H2O+2e-═2Ag+2OH-
故答案为:Ag2O+H2O+2e-═2Ag+2OH-

点评 本题为工艺流程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通过锌的炼制、金属的冶炼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明确工艺流程及各种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的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质 R2CO3 的饱和溶液 V mL,密度为 ρ g•cm-3,c(R+)=P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溶质的式量为 M.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a=$\frac{PM}{2000ρ}$B.P=$\frac{200ρa}{M}$C.P$\frac{1000ρ×a%}{M}$×2D.V×ρ×a%=$\frac{PMV}{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C.(填字母)
A.C(s)+CO2(g)=2CO(g)△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H<0
C.2CO(g)+O2(g)=2CO2(1)△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用硫铁矿(主要含FeS2、SiO2等)制备莫尔盐的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反应Ⅰ、Ⅱ被还原,其中反应Ⅰ如下:
2Fe3++FeS2═2S↓+3Fe2+
(1)“还原”时,pH不宜过高的原因是pH过高时铁元素将沉淀导致产率降低,写出“还原”时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2)实验测得“还原”时反应Ⅰ、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计算“还原”后溶液Fe2+的浓度即可确定后面所加(NH42SO4的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离子离子浓度(mol•L-1
还原前还原后
SO42-3.203.50
Fe2+0.153.30
(3)称取23.52g新制莫尔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3.98g;另一份用0.2000mol/LK2Cr2O7酸性溶液滴定,当Cr2O72-恰好完全被还原为Cr3+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25.00mL.试确定莫尔盐的化学式(请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长玻璃导管只有导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000ml某待测溶液中除含有0.2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阳离子K+、NH4+、Fe3+、Ba2+
阴离子Cl-、Br-、CO32-、HCO3-、SO32-、SO42-
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
(2)待测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Fe3+、Ba2+
(3)若无色气体D是单一气体: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存在(填是或否),若存在,求其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由电荷守恒可知K+离子最小浓度为0.1mol/L.
(4)若无色气体D是混合气体:
①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CO32-、HCO3-、SO32-
②沉淀A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成分是BaCO3、BaSO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stackrel{E}{→}$B$\stackrel{B}{→}$C$\stackrel{X}{→}$D.
A.若D与盐酸反应,可生成A和B,则X一定是H2O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 可能是CO2
C.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