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3C(g)+2D(g)△H<0; 4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
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0.3mol/(L•min).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大于 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还需加入A、B.其中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mol、2mol.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C.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
D.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
(5)该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B、C、D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3mol、2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分析 反应前,甲容器中A、B的浓度分别为6mol•L-1、3mol•L-1,4min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A的浓度减少了3.6mol•L-1,B的浓度减少了1.2mol•L-1,浓度变化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3:b=△c(A):△c(B)=3.6mol/L:1.2mol/L=3:1,则b=1,
(1)根据v=$\frac{△c}{△t}$计算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
(2)根据容器甲和容器乙的体积大小判断反应物浓度大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据此判断反应时间;
(3)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丙中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说明乙和丙为等效平衡,根据等效平衡的知识解答;
(4)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结合等效平衡规律进行判断;
(5)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写出反应3A(g)+B(g)?3C(g)+2D(g)的平衡常数,然后计算出此时的浓度商,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解答 解:反应前,甲容器中A、B的浓度分别为6mol•L-1、3mol•L-1,4min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A的浓度减少:6mol•L-1-2.4mol•L-1=3.6 mol•L-1,B的浓度减少:3mol•L-1-1.8mol•L-1=1.2mol•L-1,A、B的浓度变化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3:b=△c(A):△c(B)=3.6mol/L:1.2mol/L=3:1,则b=1,
(1)甲容器中B的浓度变化为1.2mol•L-1,此时间内平均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frac{1.2mol/L}{4min}$=0.3 mol/(L•min),
故答案为:0.3 mol/(L•min);
(2)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乙容器的体积大于甲的,浓度小则反应速率小,到达平衡的时间长,所以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大于4min,
故答案为:大于; 
(3)根据等效平衡规律,在恒温恒容下,转化为同一反应方向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原来对应相等即可,3molC、2molD完全转化可生成3molA和1molB,则还需3molA和2molB才能与乙为等效平衡,
故答案为:3mol、2mol;
(4)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由于甲的容器体积小,则压强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乙,且达到平衡时甲中各组分浓度都大于乙的,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则此时甲和乙为等效平衡,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A正确;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甲中B浓度增大,则无法满足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B错误;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由于反应物A的浓度增大,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甲中B的浓度减小,可能实现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C正确;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达到平衡时甲中B的浓度更大,无法满足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5)3A(g)+B(g)?3C(g)+2D(g)
反应前(mol/L)   6           3             0            0
浓度变化(mol/L) 3.6      1.2           3.6         2.4
平衡时(mol/L)   2.4      1.8             3.6        2.4
反应3A(g)+B(g)?3C(g)+2D(g)在T℃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frac{{c}^{3}(C)•{c}^{2}(D)}{{c}^{3}(A)•c(B)}$=$\frac{3.{6}^{3}×2.{4}^{2}}{2.{4}^{3}×1.8}$=10.8,
该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B、C、D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3mol、2mol,A、B、C、D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3mol/L、1mol/L、3mol/L、2mol/L,此时的浓度商为:Qc=$\frac{{c}^{3}(C)•{c}^{2}(D)}{{c}^{3}(A)•c(B)}$=$\frac{{3}^{3}×{2}^{2}}{{3}^{3}×1}$=4<K=10.8,说明反应物浓度偏大、生成物浓度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测定实验能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测恰好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甲酸和硫酸消耗NaOH的量
B.测甲酸和硫酸的水溶性
C.测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值
D.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酸和硫酸溶液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A盐酸漂白粉硫酸醋酸干冰
B氢氧化钡蔗糖溶液硫酸钡溴水二氧化硫
C胆矾石灰水氧化铝氯气
D小苏打氢氧化铁胶体氯化银次氯酸酒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
A.从1L、1mol/L NaCl溶液中取出10mLNaCl溶液,其浓度仍为1mol/L
B.配制0.5L、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升(标况)
C.0.5L、2mol/L BaCl2溶液中Ba2+ 和 Cl-的总个数约为3×6.02×1023
D.10g、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与10mL、1.84mol/L的浓硫酸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平衡时各容器内n(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一定相同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
B.轮船水线下的船体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C.不纯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镀锌铁比较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

(1)甲池为原电池(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甲池的PH值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32-+6H2O.
(2)丙池中F电极为阴极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4H++2Cu+O2↑F电极上的现象为表面析出红色的固体物质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5.6L(标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BD(填选项字母).
A.Cu        B.CuO           C.Cu(OH)2      D.Cu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O32-→CO2B.HCl→Cl2C.Cl2→HClD.KMnO4→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标况下HCl与N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4.8,进行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溶液不扩散)(  )
A.$\frac{1}{22.4}$mol/LB.$\frac{1}{36.5}$mol/LC.$\frac{4}{5}$×$\frac{1}{22.4}$mol/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