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5.2g乙炔和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所含原子数为0.2NA
C.1mol硫酸氢钠固体中含阳离子总数2 NA
D.5.6g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分析 A.乙炔和苯的最简式都是CH,根据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0.1mol氖气分子中含有0.1mol原子;
C.硫酸氢钠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为钠离子,1mol硫酸氢钠固体中含有1mol阳离子;
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frac{8}{3}$价.

解答 解:A.5.2g乙炔和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含有5.2g最简式CH,含有CH的物质的量为:$\frac{5.2g}{13g/mol}$=0.4mol,所以该混合物中含有0.4mol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分子中含有1mol氖原子,所含原子数为0.1NA,故B错误;
C.1mol硫酸氢钠固体中含有1mol钠离子和1mol硫酸氢根离子,所以含有1mol阳离子,含阳离子总数NA,故C错误;
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frac{5.6g}{56g/mol}$=0.1mol,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frac{8}{3}$=$\frac{4}{15}$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frac{4}{15}$N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B为易错点,注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mL 0.04mol/L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30.00mL 0.02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完全作用.已知MnO4-→Mn2+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
A.NOB.N2OC.N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标准状况下的4.48LN2的物质的量是0.2mol,质量是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10年10月上海世博会临近结束的时刻,燃料电池车成为世博会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是利用燃料在氧化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这一中间形式,它已用于宇宙飞船及潜艇中.
(1)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溶液,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        
B.H2为正极,O2为负极
C.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
D.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H2+4OH--4e-═4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2)在宇宙飞船或潜艇中,还可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水作为饮用水,今欲得
常温下1L水,则电池内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约为1.1×102 mol.
(3)由美国西屋公司研制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固体氧化铝-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该电池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高温\;}}{\;}$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下列由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M、Q分别是H2SO4、Pb和PbO2,a、b连接后两极都有PbSO4生成
B.若X、M、Q分别是滴加酚酞的Na2SO4、C和Fe,a、b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则通电后Q周围溶液颜色变红
C.若X、M、Q分别CuSO4、Cu和Fe,a、b分别连接电源的正、,则可在铁上镀铜
D.若X、M、Q分别是NaCl、C和Fe,则a、b连接后,M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O2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电解法:2Cu+H2O$\frac{\underline{\;电解\;}}{\;}$Cu2O+H2
方法Ⅲ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易生成Cu而使Cu2O产率降低.
(2)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3)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frac{\underline{\;\;\;光\;\;\;}}{Cu_{2}O}$2H2(g)+O2(g)△H>0
水蒸气的浓度(mol•L-1)随时间t (min)变化如下表:
序号温度0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可以判断:实验①的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ν(O2)=3.5×10-5mol/(L.min);;实验温度T1<T2(填“>”“<”);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实验②(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1)X极与电源的正极(填“正”或“负”)极相连,氢气从C(填“A”、“B”、“C”或“D”)口导出.
(2)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阴离子(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H2-2e-+2OH-═2H2O.
(4)若在标准状况下制得11.2L氢气,则生成硫酸的质量是49g,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如图1.

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品红褪色,D:品红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试管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体积比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品红溶液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褪色.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O2+Cl2+2H2O=4H++SO42-+2Cl-
(2)实验室中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铜与硝酸的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有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量的NaHSO4溶液(加入少量淀粉)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什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编号0.01mol/LNaHSO3溶液(mL)0.01mol/LKIO3溶液(mL)H2O(mL)反应温度(℃)溶液变蓝所用时间t/s
6.010.04.015t1
6.014.0015t2
6.0ab25t3
实验①②是探究KIO3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t1>t2(填“>”、“=”或“<”);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10.0,b=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