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将 4molA气体和 2molB气体在 2L 固定体积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B.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D.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分析 若经2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L=1.2mol,则
        2A(g)+B(g)?2C(g)
开始  4            2              0
转化  1.2         0.6          1.2
2s     2.8          1.4          1.2
结合v=$\frac{△c}{△t}$、c=$\frac{n}{V}$、转化率=$\frac{转化的量}{开始的量}$×100%计算.

解答 解:若经2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L=1.2mol,则
        2A(g)+B(g)?2C(g)
开始  4            2              0
转化  1.2         0.6          1.2
2s     2.8          1.4          1.2
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frac{\frac{1.2mol}{2L}}{2s}$=0.3 mol•L-1•s-1,故A正确;
B.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frac{\frac{0.6mol}{2L}}{2s}$=0.15 mol•L-1•s-1,故B错误;
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frac{1.2}{4}$×100%=30%,故C错误;
D.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frac{1.4mol}{2L}$=0.7 mol•L-1,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转化率和速率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中,用如图1所示装置及所给药品(图中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的反应,并测定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装置内空气中的CO2
(1)根据实验目的,请从上面如图2中选择Ⅰ、Ⅱ、Ⅲ处合适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空格中:装置ⅠB,装置ⅡA,装置ⅢD.
(2)开始进行实验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热硬质玻璃管时,若不断升高温度,SO2的转化率会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为使残留在装置中的SO2、SO3被充分吸收,操作方法是继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
(5)实验结束后,若装置Ⅱ增加的质量为b g,装置Ⅲ增加的质量为a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frac{4b}{4b+5a}$×100%;过程中反应放出热量为1.223bkJ(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气,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图中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经略去).

(1)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OH-+H2↑+Cl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按方式为a连接e,b连接c(填字母);
(2)①装置乙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环境污染.A瓶内盛装的溶液可以是c(填字母);
a.I-淀粉溶液    b.NaOH溶液   c.FeCl2与KSCN混合溶液    d.Na2SO3溶液
②加热装置丙中的氧化铜粉末之前,除了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还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通入氢气排尽装置内空气;
(3)利用装置丙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现有两种方案:
①测得反应前后洗气瓶B及其中液体质量差m1,②测得反应前后U形管及其中固体质量差m2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为①(填“①”或“②”).若采用测得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m3的方案,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实验中氧化铜样品质量为m,则测定所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6{m}_{3}}{m-{m}_{3}}$,该方案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过程中没有一直通氢气,会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反应生成的铜被空气的氧气氧化使m3数据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 与C,B 与D 同主族.A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2B2 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请回答:
(1)D 的单质能跟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D 元素的两种常见正盐,这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6NaOH(浓)=2 Na2S+Na2SO3+3H2O.
(2)为验证E2 的性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让A2 在集满E2 的集气瓶中燃烧,其现象是安静燃烧,火焰为苍白色,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②如图甲,将甲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日光未直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等.该反应产物一共有5种.

(3)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C2DB4废水的原理如图乙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C+和DB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正极区溶液pH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法在处理废水时左侧出口可以得到得产品为NaOH.ab 为阳(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4)用铂作电极电解1L 含有0.4mol/LCuDB4和0.2mol/LCE 的混合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了0.3molCu,则在另一电极上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frac{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4.48L(标准状况)SO2
(2)已知: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5.0<pH<7.1.
(3)如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高于60℃.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MnSO4•H2O样品的纯度9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反应N2(g)+O2(g)?2NO(g),在2216K时的K=1.6×10-3.反应NO(g)?$\frac{1}{2}$N2(g)+$\frac{1}{2}$O2(g)在2216K下的平衡常数为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通入x mol CO和y mol H2的混合气体,再通入z mol O2,并用电火花使其充分反应,有关容器内反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Na2O2为(x+y)mol
B.反应后容器内有O2 (x+y) mol
C.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之比为(温度不变):(x+y+z)/z
D.反应后生成了x mol Na2CO3 和2y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已知A为单质,与某物质反应生成气体与B.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FeCl2;D的化学式KCl;
(2)写出由D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Cl-+Ag+═AgCl↓;
(3)写出由F转变成G的离子方程式4Fe(OH)2+2H2O+O2=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