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它们都是放热反应 | B. | a 和b的绝对值可以相等 | ||
C. | a、b和c均为负值 | D. | 2b=c |
分析 A.燃烧为放热反应;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高;
C.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
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
解答 解:A.燃烧为放热反应,均为氢气的燃烧反应,则都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高,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多,则a 的绝对值小于b的绝对值,故B错误;
C.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则a、b和c均为负值,故C正确;
D.由H2(g)+$\frac{1}{2}$O2(g)=H2O(l)△H=bkJ•mol-1、2H2(g)+O2(g)=2H2O(l)△H=ckJ•mol-1及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可知,c=2b,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广泛pH试纸能够测出溶液的精确pH | |
B. |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 |
C. | 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 |
D. | 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该反应△H一定大于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60晶体中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60分子有8个 | |
B. | 熔点比较:C60<金刚石 | |
C. | 金刚石与C60、管状碳和洋葱状碳都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 | |
D. | 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6.02×1023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序数关系是C>B>A | B. | 粒子半径关系是Bn-<An+ | ||
C. | 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一种原子 | D. | 原子半径关系是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 |
B. |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锌被氧化 | |
C. |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 |
D. | 浓HNO3比稀HNO3更易氧化金属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 | B. | ②④ | C. | ②⑤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 |
B. | 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 |
C. | 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油状物 | |
D. | 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现象 | 得出的结论 | |
A | 向一未知溶液的样品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 Ksp:AgCl>AgI |
C |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3~5分钟,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 蔗糖没有水解 |
D | 向两支装有2mL 0.1mol•L-1草酸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4mL 0.01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4mL 0.02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发现加4mL 0.02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先褪色 |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