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C2H5OH$\stackrel{H_{2}SO_{4}}{?}$+H2O
已知:
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无色片状晶休2491.2659
苯甲酸乙酯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
乙醇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
环己烷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 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如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一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人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物进行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3.16mL.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步骤①中沸石的作用是防爆沸,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使平衡不断地向正向移动.
(3)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C.°
A.215〜220℃B.85〜90℃C.78〜80℃D.65〜70℃
(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除去苯甲酸乙酯中的苯甲酸;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5)关于步骤④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D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下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92.12%.

分析 (1)加入圆底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大约为60mL,而烧瓶所能盛放溶液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frac{2}{3}$,据此判断圆底烧瓶的规格;
(2)单一液体混合物加热易产生爆沸现象;减少生成物能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温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时,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则温度应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所以温度应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环己烷蒸馏出,所以温度应高于乙醇和环己烷的沸点;
(4)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因为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所以可能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据此分析解答;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须将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而且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这样液体才能顺利流下;
(6)实验的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解答 解:(1)烧瓶所能盛放溶液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frac{2}{3}$,现在加入圆底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大约为60mL,所以选取烧瓶的体积应该为100mL,
故答案为:C;
(2)步骤①中沸石为了防止液体加热煮沸时产生爆沸现象,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物中有水生成,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可以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从而增大了产率,
故答案为:防爆沸;使平衡不断地向正向移动;
(3)温度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时,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要使苯甲酸乙酯不被蒸馏出,则温度应低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所以温度应低于212.6℃,但要使乙醇和环己烷蒸馏出,所以温度应高于乙醇和环己烷的沸点80.8,
故答案为:C;
(4)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苯甲酸乙酯中的苯甲酸,若加入的碳酸钠不足,则产品中存在苯甲酸,而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则蒸馏时会出现白烟现象,
故答案为:除去苯甲酸乙酯中的苯甲酸;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5)分流漏斗的使用方法,必须将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而且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只有这样液体才能顺利流下,
故选:A D;
(6)12.20g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frac{12.20g}{122g/mol}$=0.1mol,理论生成的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0.1×150g=15g,而实际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13.16mL×1.05g•ml-1=13.818g,所以实验的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frac{13.818g}{15g}$×100%=92.12%,
故答案为:92.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制备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涉及酯化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产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知识,注意掌握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原则,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环境监测显示,某地市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为SO2,NOx,CO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进行如下研究:
(1)为减少燃煤对SO2的排放,可将煤转化为清洁燃料水煤气(CO和H2).
已知: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l
(2)汽车尾气中NO是在发动机气缸中生成的,反成为:N 2(g)+O 2(g)?2NO(g)△H>0
①将含0.8mol N2和0.2molO2(近似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保持1 300℃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8×10-4molNO.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10-6(填近似计算结果).
②汽车启动后,汽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问内NO排放最越大,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正向移动.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利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H++2e-=S2O42-+2H2O.
②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生成SO3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S2O42-+2NO2+8OH-=8SO32-+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4H4O4,其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
(1)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碳碳双键.
(2)B分子有4个不饱和碳原子.
(3)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HOOC)2C=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2O2(g)═2CO(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frac{1}{2}$(a+b+4c)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直链烷烃的通式可用CnH2n+2表示,现有一系列芳香烃,按下列特点排列:,…若用分子式表示这一系列化合物,其第十五项应为(  )
A.C15H24B.C94H36C.C60H36D.C34H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乙酸乙酯和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A.利用金属钠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C.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极表面镀了一层细小的铂粉,已知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且性质稳定.
(1)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是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分子数,加快反应速率.
(4)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弱(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水浴加热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许CuSO4溶液D.改用铁粉并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