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酒在酿造过程中部分醇会转化为羧酸,进而形成各种酯类化合物,使酒具有了特殊的香味.国家标准规定,优质高度浓香型白酒总酸量(以乙酸计)应不少于0.30g/L,总酯量(以乙酸乙酯计)应不少于2.0g/L.
回答下列问题:
(1)米酒中乙醇含量可采用蒸馏法测定,装置如图I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A中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
(2)收集乙醇的锥形瓶需置于冰水浴中,其目的是减少乙醇挥发,防止影响测定结果(作用是冷凝).欲收集无水乙醇,可加入足量的生石灰(填物质名称)后再进行蒸馏.
(3)为测定某白酒样品的总酸量,取20.00mL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0.01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判断终点的依据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若该白酒样品为优质级,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应不小于10.00mL.
(4)白酒中的总酯量可用返滴法测定.往上题滴定后的溶液(恰好至终点)中再加入20.00mL 0.100mol/L NaOH标准溶液,用图II装置水浴加热半小时.冷却后用0.100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加热半小时的目的是使酯水解完全.已知最终消耗硫酸标准溶液7.70mL,该白酒样品中总酯量为2.024g/L.
(5)下列操作会使总酯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选填编号)
a.加热时未使用水浴和冷凝管
b.选用了甲基橙为指示剂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d.滴定管未用硫酸标准溶液润洗
(6)图I和图II的装置中均用到了冷凝管,其进水口分别为b(选填编号)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分析 (1)蒸馏时用蒸馏烧瓶,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在支管口处;
(2)从乙醇的性质分析;乙醇和乙酸易挥发,水也易挥发,故加入生石灰和乙酸反应吸收水;
(3)当滴定终点时,溶液显碱性,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根据优质高度浓香型白酒总酸量(以乙酸计)应不少于0.30g/L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
(4)加热促进水解,根据消耗硫酸量来计算和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量,从而可计算出酯水解需要碱的量,进而计算出酯的量;
(5)根据消耗酸的量来确定误差,若耗酸多,则计算出的酯量少,偏低,反之偏高,据此分析;
(6)冷凝水中采用逆向通水,冷凝效果更好.

解答 解:(1)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其名称为蒸馏烧瓶;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在支管口处,以便于测量流出蒸气的温度,所以A中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b,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b;
(2)乙醇易挥发,为了减少乙醇的挥发,采用冰水冷凝的方法;乙醇和乙酸易挥发,水也易挥发,故欲收集无水乙醇时,可加入生石灰除去乙酸和水,
故答案为:减少乙醇挥发,防止影响测定结果(作用是冷凝);生石灰;
(3)当滴定终点时,溶液显碱性,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根据优质高度浓香型白酒总酸量(以乙酸计)应不少于0.30g/L,
则20.00mL样品含乙酸:0.02L×0.30g/L=0.006g,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g              1mol
0.006g           0.01V
解得:V=0.01L=10.00mL,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10.00;
(4)加热可促进酯的水解速率,使酯水解完全;
滴定耗硫酸的物质的量:0.1mol/L×7.7mL=0.77mmol,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77mmol×2=1.54mmol,
酯水解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20.00mL×0.100mol/L-1.54mmol=0.46mmol,故酯的物质的量为0.46mmol,质量为:0.46mmol×88g/mol=40.48mg,
故该样品总酯量为:$\frac{40.48mg}{20ml}$=2.024g/L,
故答案为:使酯水解完全;2.024;
(5)根据消耗酸的量来确定误差,若耗酸多,则计算出的酯量少,偏低,反之偏高.
a.加热时未使用水浴和冷凝管,酯挥发结果偏低;
b.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在酸性范围内变色,酸消耗多,结果偏低;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酸消耗体积读数偏小,结果偏高;
d.滴定管未用硫酸标准溶液润洗,耗酸多,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c;
(6)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冷凝效果好,所以图Ⅰ和图Ⅱ中的冷凝管的进水口分别为②、④,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组成与含量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11.2L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某单烯羟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充分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加了12.6g.该烯羟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1(相对密度$\frac{ρ烯羟}{ρ氧气}$)
①试确定该烯烃;
②求原混合气体中甲烷与烯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质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是离子的有①H2O2②Si  ③SO42- ⑤$\stackrel{+2}{M}g$(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氯化铁(FeCl3•6H2O)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I2+2S2O32-→2I-+S4O62-
(1)取少量氯化铁样品滴入50mL沸水中,加热片刻,液体呈现红褐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2)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3)操作Ⅱ必须用到的仪器是d(选填编号);
a.50mL烧杯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Na2S2O3溶液18.17mL.该样品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为98.3%.
(5)要把样品氯化铁中的少量FeCl2杂质除去,可用的试剂是bd(选填编号).
a.铁粉     b.氯水   c.溴水    d.双氧水
(6)如果采用以下步骤测定氯化铁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完成下列填空.
①称量样品  ②加水溶解  ③加足量氨水,沉淀 ④过滤 ⑤灼烧 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
还缺少的一步操作是洗涤;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沉淀静置在层清液中,加入氨水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完全;判断是否恒重的标准是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相等或相差不超过0.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铁是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铁和铁的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1)将11.802g钢样粉末(只含铁和碳)于高温下置于足量的纯氧中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16.240g磁性氧化铁.
①钢样中含铁11.76g.
②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78.4mL.
(2)向10mL氯化铁溶液(含盐酸0.001mol)中加入16.8g 5%的烧碱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后稀释至250mL.取25mL稀释液,用0.100mol/L盐酸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15.50mL.计算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
(3)铁锈的主要成分实为羟基氧化铁[化学式FeO(OH)].将一块带锈铁片放入700mL pH=0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3.584L,最终剩余2.020g铁.求:
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物质的量.
②原带锈铁片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4)用FeSO4和NaOH制备Fe(OH)2时,往往会形成一种灰绿色的中间物(用X表示).经分析,X中含有三种阴离子与两种阳离子,阴、阳离子的总质量之比为11:12.已知两种阳离子为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请通过计算确定X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XYZRT
原子半径(nm)0.1600.1110.1040.1430.066
主要化合价+2+2-2,+4,+6+3-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R>Y>X
B.离子半径:T2->X2+
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Y>R>X
D.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放出能量的多少:T>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室温下,将100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另一份加入50ml1.0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3(溶液的体积为100ml).试计算:
(1)原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0.02mol.
(2)原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主族元素中,元素的原子相对来说最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的是(  )
A.ⅠAB.ⅡAC.ⅣAD.Ⅶ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