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CS2 | Cl2 | CCl4 | S2C12 |
沸点/℃ | 47 | -34.6℃ | 77 | 137 |
熔点/℃ | -109 | -100.98℃ | -23 | -77 |
分析 制取原理是:显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之间反应得到氯气,但是氯气中混油HCl和水,应该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氯气,让氯气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CS2+3Cl2$\stackrel{111-140℃}{→}$CCl4+S2Cl2,为了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采用热水浴加热的方法,根据S2Cl2的熔沸点数据,采用冷凝回流的办法将之收集即可试验中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
(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作用判断仪器的名称;CS2与纯净的氯气反应生成S2C12和CCl4,结合原子守恒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是封闭体系,有气体的制备及尾气的处理,可结合实验的基本操作考虑;
(3)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之间几乎不反应;依据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分析,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
(4)氯气中的HCl以及水杂质应该除去,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高低可以进行物质的分离;
(5)根据题干信息:S2Cl2在水中易发生岐化反应来书写反应方程式;
(6)S2Cl2在水中易发生岐化反应,应防止有水蒸气进入反应容器中.
解答 解:制取原理是:显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之间反应得到氯气,但是氯气中混油HCl和水,应该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氯气,让氯气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CS2+3Cl2$\stackrel{111-140℃}{→}$CCl4+S2Cl2,为了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采用热水浴加热的方法,根据S2Cl2的熔沸点数据,采用冷凝回流的办法将之收集即可试验中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
(1)装置中b起到导气和冷凝回流双重作用,其玻璃仪器的名称为冷凝管;制备S2C12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Cl2$\stackrel{111-140℃}{→}$CCl4+S2Cl2;
答案为:冷凝管;CS2+3Cl2$\stackrel{111-140℃}{→}$CCl4+S2Cl2;
(2)A装置仪器装配时,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再添加试剂,
故答案为:气密性检查;
(3)实验中盐酸通常采用36.5%的浓溶液,不用稀盐酸,因为稀盐酸还原性弱,反应困难;用固液加热的方法制Cl2,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故答案为:稀盐酸还原性弱,反应困难;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4)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高低,为了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S2Cl2的方法是蒸馏,控制温度在
137℃,故答案为: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蒸馏;
(5)S2Cl2与水反应,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并有黄色沉淀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除氯化氢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守恒推断,化合价降低的生成黄色沉淀为单质硫,化合价升高的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
故答案为:2S2Cl2+2H2O=3S↓+SO2↑+4HCl↑;
(6)为避免S2Cl2遇水蒸气水解,在D和E之间应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防止水蒸气进入制备S2Cl2的锥形瓶中,
故答案为:D和E之间应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避免S2C12水解.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实验室制备方法,杂质气体除杂的装置选择和试剂选择,题干信息的应用分析,电子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 | 0.10 | 0.05 | 0.04 | 0.03 | 0.03 | 0.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图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被氧化 | |
B. | ![]() 图中,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一定相等 | |
C. | ![]() 图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Al和Cl元素只以AlCl4-、Al2Cl7-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 |
D. | ![]() 图中,K分别与M、N连接,均可保护Fe电极,连接M时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L2•mol-2 | 2.041 | 0.270 | 0.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单位中的每摩尔指的既不是每摩尔C4H10,也不是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而是每摩尔反应 | |
B. |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 |
C. | 该式的含义为:25℃、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 | |
D. |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B. | 增大O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 |
C. |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变为0 | |
D.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