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 |
B. |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 |
C. |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 |
D. |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
分析 A.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化合物中;
C.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D.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解答 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共价键,如NaOH中含O-H共价键,故A错误;
B.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化合物中,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含O-O非极性键,故B错误;
C.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则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
D.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存在非极性键,如乙烷中存在C-C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机反应中常说的卤化、硝化、水化都属于取代反应 | |
B. |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 |
C. | 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坏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 | |
D. |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 |
B. |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
C. | 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A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生暴沸 | |
D. | 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
B.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 |
C. | 1mol乙酸与1mol乙醇充分反应达限度时,得到的乙酸乙酯小于1mol | |
D. |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热NaCl晶体 | B. | 用金属钾与NaCl溶液反应 | ||
C. | 电解NaCl溶液 | D. | 电解熔融的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汽车尾气是雾霾成因之一,主要有CO、NO | |
B. | 该过程中NO2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 | |
C. | 该过程中氧元素被还原,氮元素被氧化 | |
D. | 该过程中会有反应:2NO2+4CO$\frac{\underline{\;催化剂\;}}{\;}$4CO2+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型半导体为负极 | |
B. | X2为O2,H+由b极向a极移动 | |
C. |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6e-+6H+=CH3OH+H2O | |
D. | 当制备32g甲醇时,质子交换膜两侧溶液相差10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