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 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的浑浊液中,逐滴加入0.50 mol/L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V)与沉淀质量(W)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1.8g,混合物中AlCl3的质量为0.6675g.
(2)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90mL.

分析 将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得到0.58g白色沉淀,向所得的浊液中加入盐酸时,0-10mL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NaOH过量,则铝离子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Mg(OH)2,根据Mg元素守恒:n(MgCl2)=n[Mg(OH)2];
加入盐酸10-20mL,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O+AlO2-+H+=Al(OH)3↓,沉淀最大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沉淀为Mg(OH)2、Al(OH)3,根据离子方程计算n[Al(OH)3],再根据Al元素守恒计算n(AlCl3);P点所加盐酸用于中和原混合物中的NaOH,此时所加盐酸物质的量:n(HCl)=n(NaOH),沉淀最大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由Na+离子和Cl-离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NaOH)=n(NaCl)=n(Cl-)=2n(MgCl2)+3n(AlCl3)+n(HCl),再根据m=nM计算各物质的质量;进而计算P点加入盐酸的体积.

解答 解:将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得到0.58g白色沉淀,向所得的浊液中加入盐酸时,0-10mL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NaOH过量,则铝离子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Mg(OH)2,加入盐酸10-20mL,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O+AlO2-+H+=Al(OH)3↓,沉淀最大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沉淀为Mg(OH)2、Al(OH)3,加入20-PmL盐酸,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铝、氯化镁和氯化钠,
(1)10-20mL时,发生反应:H2O+AlO2-+H+=Al(OH)3↓,消耗盐酸体积为20mL-10mL=10mL=0.01L,故n[Al(OH)3]=n(H+)=0.01L×0.5mol/L=0.005mol,根据Al元素守恒:n(AlCl3)=n[Al(OH)3]=0.005mol,则m(AlCl3)=0.005mol×133.5g/mol=0.6675g;
根据Mg元素守恒:n(MgCl2)=n[Mg(OH)2]=$\frac{0.58g}{58g/mol}$=0.01mol;
P点所加盐酸用于中和原混合物中的NaOH,此时所加盐酸物质的量:n(HCl)=n(NaOH),沉淀最大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由Na+离子和Cl-离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NaOH)=n(NaCl)=n(Cl-)=2n(MgCl2)+3n(AlCl3)+n(HCl)=0.01mol×2+0.005mol×3+0.02L×0.5mol/L=0.045mol,则m(NaOH)=0.045mol×40g/mol=1.8g;
答: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1.8g,AlCl3的质量为0.6675g;
(2)P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MgCl2、AlCl3,加入盐酸相当于恰好与原混合物中NaOH反应,二者恰好反应时:n(HCl)=n(NaOH)=0.045mol,则V(HCl)=$\frac{0.045mol}{0.5mol/L}$=0.09L=90mL,
答:P点时加入HCl的体积90mL.

点评 本题以化学反应图象形式考查混合物计算,明确各解得发生的反应是关键,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利用守恒进行的解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甲苯B.C.乙烯D.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固氮反应.

(1)H的化学式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3)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4)写出化合物G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H++CO32-═CO2+H2O
(5)F和CO2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HCO3-=Al(OH)3↓+3CO2↑.
(2)0.1mol•L-1(NH42SO4溶液
写出物料守恒式2c(SO42-)=c(NH4+)+c(NH3•H2O);电荷守恒式2c(SO42-)+c(OH-)=c(NH4+)+c(H+);
质子守恒式c(H+)=c(OH-)+c(NH3•H2O);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SO42-)>c(H+)>c(OH-).
(3)0.1mol•L-1Na2CO3溶液与0.1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写出物料守恒式2c(Na+)=3c(HCO3-)+3c(CO32-)+3c(H2CO3);电荷守恒式c(H+)+c(Na+)=c(OH-)+c(HCO3-)+2c(CO32-).
(4)25℃,浓度相同的NH4Cl与NH3•H2O等体积混合,混合后pH=10
写出物料守恒式2c(Cl-)=c(NH4+)+c(NH3•H2O);电荷守恒式c(Cl-)+c(OH-)=c(NH4+)+c(H+);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Cl-)>c(OH-)>c(H+).
(5)Mg(OH)2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
A.在纯水中     B.在0.1mol•L-1的MgCl2溶液中    C.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
(6)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
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gCl>AgI>Ag2S,写出白色沉淀转化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gCl(s)+I-(aq)=AgI(s)+Cl-(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铝的性质时用扎满小孔的铝箔包裹金属钠,总质量为5g.将其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共收集到标况下气体4.48L,将所得溶液加水稀释至200mL,试计算:
(1)铝箔和金属钠的总质量各为多少
(2)若溶液中仅有一种溶质,溶液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B.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雾霾的形成与煤的燃烧、化工厂大量排放含硫、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汽车排放的尾气等有关
C.pH小于7.0的降雨通常称为酸雨
D.使用洁净能源、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对硝酸厂排放的废气进行碱处理能有效控制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
A.构造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保存和运输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并置于阴凉处
B.氢氟酸不能装在玻璃瓶,应装在塑料瓶中
C.NaOH溶液用带磨口玻璃瓶塞的试剂瓶保存
D.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以铁制槽罐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填“可能”或“不可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可能.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或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1234
0.20mol•L-1KI/mL1.01.01.01.0
KClO3(s)/g0.100.100.100.10
6.0mol•L-1H2SO4/mL03.06.09.0
蒸馏水/mL9.06.03.00
实验现象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净烘干后称量沉淀质量,计算可得.
资料:①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②次氯酸或氯水可被SO2、H2O2和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