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阳离子 Na+、Mg2+、Al3+、Ba2+;阴离子 OH-、Cl-、CO32-、SO42-、HSO4-.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2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3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4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已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1)据此推断它们是
ANa2CO3;BAl2(SO43;CMgCl2
(2)写出步骤2中白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MgCO3+2H+=Mg2++CO2↑+H2O
(3)写出步骤4中白色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H)4]-
(4)为了确定E中的钠离子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铂丝蘸取E的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为Na+

分析 首先根据阴阳离子共存的进行分析:阴离子CO32-只能和Na+结合为Na2CO3;OH-只能和Ba2+结合为溶于水的Ba(OH)2;故分析可知离子间只能是SO42-和Al3+结合成 Al2(SO43;最后剩余Cl- 和HSO-4结合的阳离子Na+、Mg2+;根据反应现象可知A和BC都生成沉淀且沉淀都溶于E溶液,A和D生成沉淀且沉淀溶于酸溶液,分析离子性质判断A为Na2CO3;E为含HSO4-,沉淀可以是Mg2+ Al3+ Ba2+的碳酸盐沉淀;BCD物质中分别含这三种阳离子,依据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说明溶解的沉淀是Al(OH)3;结合离子性质和物质组成判断B为Al2(SO43,D为Ba(OH)2,C为MgCl2,符合①②③沉淀形成的性质;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说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离子、镁离子生成沉淀的离子,则E只能为:NaHSO4(或Mg(HSO42),然后结合化学用语来解答.

解答 解:依据阴阳离子共存的分析判断,阴离子CO32- 只能和Na+结合为Na2CO3;OH-只能和 Ba2+结合为溶于水的Ba(OH)2;所以分析可知离子间 SO42-和Al3+ 结合成的物质为Al2(SO43;最后剩余Cl- 和HSO-4结合的阳离子Na+、Mg2+;依据反应现象可知A和BCD都生成沉淀且沉淀都溶于酸溶液,分析离子性质判断A为Na2CO3;E为含HSO4-,沉淀可以是Mg2+ Al3+ Ba2+的碳酸盐沉淀;BCD物质中分别含这三种阳离子,依据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说明溶解的沉淀是Al(OH)3;结合离子性质和物质组成判断B为Al2(SO43,D为Ba(OH)2,C为MgCl2,符合①②③沉淀形成的性质;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说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离子、镁离子生成沉淀的离子,则E只能为:NaHSO4(或Mg(HSO42);推断出A:Na2CO3 B:Al2(SO43 C:MgCl2 D:Ba(OH)2  E:NaHSO4(或Mg(HSO42);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2CO3,B为Al2(SO43,C为MgCl2
故答案为:Na2CO3;Al2(SO43 ;MgCl2
(2)步骤2中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CO32-=MgCO3↓,E:NaHSO4(或Mg(HSO42,为强酸硫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沉淀溶于E溶液为碳酸镁和氢离子反应:MgCO3+2H+=Mg2++CO2↑+H2O,
故答案为:MgCO3+2H+=Mg2++CO2↑+H2O;
(3)步骤4中Al2(SO43溶液与适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钡,反应为Al(OH)3+OH-=[Al(OH)4]-
故答案为:Al(OH)3+OH-=[Al(OH)4]-
(4)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E的溶液在无色火焰上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则为Na+
故答案为:用铂丝蘸取E的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为N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分析判断,注意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判断,同时前后联系,并挖掘出题中隐含信息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Ⅰ)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XYZM
R W 
(1)画出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比较Z、W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沸点H2O>H2S,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3)W和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其中Y的质量分数约为30%,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N4S4
(Ⅱ)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Fe2(OH)n(SO4(3-0.5n)]m(n>2,m≤10),是一种高效的无极高分子混凝剂,净水剂,实验室利用硫酸亚铁制取聚合硫酸铁的主要流程如下:

(4)FeSO4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Fe2++2H2O?2H++Fe(OH)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加入浓硫酸调节pH的作用是:①抑制Fe2+水解;②提高H2O2的氧化能力(或促进Fe2+被氧化).
(6)写出用上述流程得到某聚铁[Fe2(OH)4SO4]4的化学方程式8FeSO4+4H2O2+8H2O$\frac{\underline{\;\;△\;\;}}{\;}$[Fe2(OH)4SO4]4+4H2SO4
(7)测定聚铁中含铁量的方法为把聚铁溶于过量酸中,先用过量的SnCl2将Fe3+还原成Fe2+,再加入HgCl2溶液除去过量的SnCl2,然后用标准的K2Cr2O7溶液(先加入几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滴定溶液中的Fe2+.此过程发生的部分反应为:
Sn2++2Hg2++8Cl-═Hg2Cl2↓+SnCI62-
Cr2O22-+14H++6Fe2+═2Cr3++6Fe3++7H2O
①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的目的是防止滴定过程中由于Sn2+同时还原Cr2O72-而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②称取聚铁质量为10.00g配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用0.10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12.80mL,则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通过一步反应得到的是(  )
A.Al(OH)3B.Na[Al (OH)4]C.FeCl2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0.5mol SO2(g)和0.3mol O2(g)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测得n(SO3)=0.4mo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A.160B.160mol-1C.1600mol•L-1D.1600L•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0%,则(  )
A.a>b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A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问:
(1)若A中只含有C、H元素,且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则A的分子式为C10H8
(2)若A是链烃,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两个信号峰,则A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C(CH2CH34
(3)若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且A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羧基,无其他含氧官能团.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2H6O和C4H10OB.C3H6O2和C4H8O2C.C4H10和C10H22D.C3H4和C4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为中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其它物质已经略去):A$\stackrel{+O_{2}}{→}$B$\stackrel{+O_{2}}{→}$C$\stackrel{+H_{2}O}{→}$D
(1)若A、B、C、D的水溶液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催化剂}$2SO3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若A为单质,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3倍,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图中C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分子的键角均是109°28′的是(  )
A.P4B.CH2Cl2C.NH3D.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